相濡以沫这个词在徐建华的爱情里可能是最好的解释和证明,没说过甜言蜜语,没立过海誓山盟,但他和妻子张荷芬却在互相扶持中走过了人生的一大半;没有过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两人却用柴米油盐画出了爱的符号。“在我心目中,老婆永远是第一位的。”徐建华一句话道出了他的爱情宣言。因木箱结缘走进婚姻的殿堂
今年55岁的徐建华已经和妻子张荷芬一起走过了30年,谈起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他仍记忆犹新。“算是一见钟情吧,她那乌黑的长发,漂亮的眼睛,微微的笑容,让我心动。”徐建华告诉记者,1984年他和张荷芬同在江苏宜兴一家酒厂工作,第一次在办公楼门口遇到,只是简单地打了个招呼,他就被这个21岁的美丽少女所吸引。
后来,徐建华从同事那里得知,张荷芬是独自一人在外打工,家里条件苦,工厂离家又远,于是生活上他就特别关照张荷芬。
“第一次去她的宿舍,我看到衣服堆放在床上,身边连个行李箱都没有。”徐建华说,那时他在木工车间工作,给张荷芬做一个木箱的想法顿时涌上心头。
3天的时间,徐建华做了一个40厘米宽的木箱,还特意刷上了红色的油漆。当他把这个木箱递到张荷芬手里时,腼腆的张荷芬只是说了声谢谢。
自此以后,徐建华经常找张荷芬聊天,慢慢地两人越走越近,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一起上班,经过甜蜜恋爱后,1986年,徐建华和张荷芬步入了婚姻殿堂。1987年,大女儿出生,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们过着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
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1997年,徐建华独自一人来淄博创业。“创业前三年,我们一年就见两次面。”徐建华说,创业之初是辛苦的,为了不让张荷芬担心,他们隔一天就电话沟通一次,通话内容大多也是报喜不报忧。两地分居的日子是痛苦的,打拼3年后,徐建华的公司慢慢有了起色,2000年,徐建华将张荷芬接到淄博一起生活。2008年,他们的二女儿出生。
“我们因木箱结缘,现在木箱已经破旧,但她始终舍不得丢弃,还在家里存放着。”徐建华说,张荷芬把木箱看成他们爱的见证,一直收藏至今。补拍婚纱照弥补迟来的浪漫
“我欠她一次婚纱照。”徐建华坦言,在上世纪80年代,结婚没有漂亮的婚纱,也没有拍照的场地,他和张荷芬的幸福未能记录下来。“我们在结婚20周年纪念日时,补拍了婚纱照,弥补了这一憾事。”徐建华说,那时候身边好多朋友都去拍婚纱照,女儿也劝他们拍。2006年,徐建华和张荷芬第一次拍了婚纱照。
“她又当了一次新娘,而我又当了一次新郎。穿上婚纱的她特别漂亮。”徐建华说,看到张荷芬的那一刻,感觉又找回了年轻时的自己。拍照的那天,张荷芬也特别兴奋,他们精心挑选了5套服装,在影楼拍了一个下午,加上化妆摆造型,虽然折腾得不轻,但心里高兴。徐建华的家里几乎没有俩人的合影,婚纱照被摆在了家里重要的位置,相册也珍藏了起来。
今年,徐建华和张荷芬第二次拍了婚纱照,纪念结婚30周年。“第一次拍是补拍婚纱照,而这次拍的心情也不一样了,主要是留个纪念。”徐建华说,此后每过一个10年,他都会和张荷芬拍一次婚纱照,看看十年间两人的变化,他们要一直坚守着这份婚姻。
“在外创业的时候,家里大小的事都落在了她的肩上,感觉老婆太辛苦了,有些对不起她。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好好待她。”提起和妻子风风雨雨走过的几十年,徐建华动情地说,张荷芬在他心目中永远是第一位的,他要把爱刻在心里,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陪她走下去。(晚报记者孙媛)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宣传、普及科学营养、健身知识与方法,提高广大市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由淄博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淄博市体育局主办,淄博市直机关工会、淄博文明网、淄博市体育中心承办的第一期“科...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