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杰8月5日晚饭后,我习惯地走进了小区对面的山东理工大学散步,先是鸿远楼广场几个来回,接着去了稷下湖,刚要回家的时候,忽然想起了最近市内几家媒体“吃一碗面,救一条命”报道:九年前,老家甘肃的马金龙在淄博开起拉面馆,不幸的是,2007年他的大女儿出生后不明原因的发高烧引发了重度脑瘫,祸不单行,今年7月31日,他的大儿子马杰又被确诊为白血病,估计前期治疗费用得20万元,全程治疗最少需要50至70万元。热心善良的淄博市民们,纷纷慷慨解囊,将爱心公益传递。想到此,我穿过校区走出北门径直奔向300米处的拉面馆。
借着路灯,远远的望去,拉面馆就在重庆路的西侧,店面不大,发光字显示:清真中国兰州拉面。走近看到门口早有些人站在这里,其中,有个拿着红色爱心传单的小伙,我试探着问:你是马金龙的亲戚?小伙子指着周围的人说:我和他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爱心公益市民。门口的人们,有的发着爱心传单,有的张罗着义卖的火龙果、矿泉水,还有的照看着募捐箱。暗淡的光线下,虽然看不太清他们的面庞,但是似乎能感觉到他们一颗颗善良之心的跳动。
拉面馆里面,6张餐桌已经坐满了吃爱心面的市民,我发现,在这里吃面的父母大都是带着自己的小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感受这爱心善举的氛围,接受爱的熏陶,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必要的,重于言教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做法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是值得点赞的。
吃完拉面的人们起身放下钱就走,有的30元、50元、100元……尽管这样的速度但是仍有许多人排着队等候中,他们与女主人交谈着,宽慰、鼓励的话让每一个在场人温暖入心。
当我走出拉面馆再次来到门口的时候,看到一位中年男士正在拿手机扫马金龙的手机二维码。马金龙感激地说:“收到了,收到了,谢谢!”中年人说:“收到了我就放心了!”说着转身走了。这时候,拿宣传单的小伙子对我说,这个人是打车过来的,因为没有带现金所以就用手机支付给了马金龙一万元,姓名、手机号、什么信息也不留。我忽然发现,中年人还在马路边等出租车。我想:不能让爱无名!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顿然涌上心头,于是,我跑步追了过去。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说,今天他坐飞机出差四川,在返回淄博的大巴士上得知了“吃一碗面,救一条命”消息,下车后就直接打车来到了拉面馆。与中年人简单的交谈后,他说,他还没有吃晚饭,邀请我一起去吃。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他,我接受了他的邀请。
打车到了清真烧麦馆,我这才看清这位中年人,虽然过早的谢顶,但是慈眉善目,一脸正气。我们要了一笼屉烧麦、几个小凉菜和几瓶啤酒,开始把酒交谈。爱让我们相识,善让我们有缘。交谈中,他说,他的捐助就是为了奉献一份爱心,钱只有花在公益事业中才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做善事,不留名,不求回报,帮助别人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这是他最大的欣慰,做了一件善事会让你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他说,他并不是富翁大款,是一个做小本生意的人。我的话题则是,什么是爱,什么是善,爱和善的本质、表现、境界、辩证关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对爱和善的诠释以及当今社会条件下爱和善的休眠、缺失和异变,如何激活、呼唤、修正当下的爱和善。交谈讨论中,我们还漫谈到中外历史、古今文明、法律、宗教等话题,中年人的理解能力很强,知识面也很广,不时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几杯啤酒下肚,我俩感到一见如故,相识恨晚,敞开了心扉。相互通报了姓名,加了微信好友,留了电话。我开玩笑说,你献爱心不留姓名,但是你转账了,难道查不到你的有关信息吗?他笑道:“我用的是扫描二维码支付,不会留下信息的。”
这是真心做无名爱心人士啊!我郑重地答应他的请求,我的文章中不会提及他的姓名。
因为各自家的在同一个方向,我俩选择了步行一段路,在山东理工大南门分手的时候,他紧握着我的手说:“是爱和善的缘分让我们相识,我们将继续!”我说:“是的,感谢世界上所有的爱与善,今晚美丽的艳遇,是一个凭空编不出来的故事”。
新闻推荐
淄博新区、张店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72平方公里分区分层次规划
晚报讯(记者商萍萍)记者昨日获悉,淄博市主城区内的张店老城区和淄博新区将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面积约72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起东四路,西至滨莱高速,南起昌国路,北至中润大道、鲁泰大道。在规...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