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主任您好:
女儿以前一直和女生玩,都不太跟男生说话,初二以前也差不多是这样,可前段时间孩子跟我说看到男生会紧张,偶尔上课会走神,我问她是不是对某个男生有好感,她先是否认再问就不置可否。孩子这样紧张和听课走神是不是不太好或不对劲?
张店于女士
于女士你好: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好奇、好感、想接近异性是正常现象,是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有这种表现,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这种表现,反而不正常了。有这种心理并自然而正常地表现出来,是开朗、纯真的表现,而压抑或扭曲自己,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青春期少男少女坦诚的正常交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学习生活都有着良好的促进和影响。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反应。异性间的相互交往及由相互吸引而产生的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心理活动都具有促进效应,可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敏捷活跃而奋发向上。
青少年怎样更好地利用异性效应呢?
1.取长补短、丰富完善个性。
进入青春期以后,少男少女由于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征的出现,使身体外形及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既影响周围人们的评价,又促使自己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因此少男少女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2.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
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就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
3.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青春期的男女学生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异性学生)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男女同学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男女同学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当然也一定会注意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当然男女同学在交往中既要无拘无束,坦诚相待,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又要注意适当把握异性之间交往的“度”,才能使交往健康顺畅地进行。
淄博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淄博明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骏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