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去贵州看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了解到了5所学校全部学生的基本情况。从7号回来直到现在,我只睡了几个小时的觉,一直在整理每个孩子的信息,准备对特困孩子实行长期救助。”昨日,王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贵州之行泪水和感动交织在一起,自己觉得很圆满。
“送物资之前很多微信好友询问那边的情况,还缺啥,并且有的微信好友还要求看孩子们收到物资的场景。”王晓告诉记者,正因为如此,他觉得这次物资自己必须亲自去送,才能满足众多微信好友的心愿。11月29日王晓就踏上了去贵州的路。“这次去要把物资发放到每一个孩子手里,看着他们亲自收下物资,才能安心。”王晓说,到了贵州后,他联系上了当地一个叫红雨的公益组织。对方得知此行的目的后,纷纷表示愿意与王晓一起,关爱有需要的孩子们。
短短两天时间,他走访了贵州省盐井乡附近的中坝小学、马安小学、树林小学、青口小学、龙华小学的300名学生,“我和我的战友李春以及贵州当地的爱心志愿者一起,为学生们发放了从淄博远道而来的爱心物资,并为他们挑选了适合的衣服和鞋子。”王晓说,当时的场面十分感人,很多人都想不到还有这么穷的地方,有不少志愿者在给孩子们穿衣服时脸上都挂着泪水。“发完物资,我还特意去一个贫困生家里,看看他的生活环境。”王晓告诉记者,看了之后他当即下定决心要长期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吃饱、穿暖、有学上。
“12月7日回来后,我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整理所有孩子的信息,从中筛选出49名家庭特别贫困的孩子。”王晓说,这49名贫困生大都是孤儿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爱心人士将与他们一对一帮扶救助,助养助学,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王晓想不到的是,不到2天的时间,这49名贫困生就被爱心人士全部一对一结对。他介绍说,形成一对一帮扶后,助养人与孩子之间就可以单独沟通,助养人一年4次给贫困孩子邮寄包裹,并且有书信往来。“如果助养人不愿意继续助养,我接替助养人,继续助养贫困学生,把爱传递下去。”
“2014年我的两次公益救助已经结束了,下一步我想进藏区,或是继续走访贵州周边地区。”王晓说,爱心不分大小和多少,他会一直把爱传递下去。
(晚报记者陈圆孔晓文)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