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了5年时间研发出一种既安全又美观的“隐形口罩”——“鼻用空气过滤器”,防PM0.26以上颗粒物达到了97.79%的标准。尽管处于资金短缺的尴尬时期,他毅然免费送出近3000多套产品用于公益,他说,他没想挣多少钱,只是希望这种已拥有专利真正防雾霾防污染的产品能让大众收益。
雾霾、汽车尾气、花粉、工业污染,越来越多的市民受到这些有毒气体的侵害,上班下班的路上,很多人以为带上口罩就能防止吸入,但其实根本不是。昨天,记者在华渠科技总经理沈文强有些简陋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种叫做鼻用空气过滤器的产品,只是两个塞在鼻孔的硅胶过滤器,里面加入滤片,过滤掉的有毒气体可达到惊人的效果。在淄博市为数不多用过的人群中,大家习惯叫它“隐形口罩”。
环卫工人领到“隐性口罩”
患上鼻炎:他决定研究“隐形口罩”
这是一项取得了发明专利的产品,可以说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缺。沈文强本来有份稳定的工作,40岁时,他决定自己创业,而创业需要有资金、有产品,他说,灵感来自于自己患鼻炎的亲身经历,“这是一种大众病,很多人都被鼻炎困扰,每天无数的喷嚏让人非常痛苦。”本来是想研究一种产品缓解自己的鼻炎,并能让身边的人受益,从2007年开始,沈文强在资金短缺和对鼻用空气过滤器常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了困难重重的研究之路。
其实说到这,很多人都想知道啥是鼻用空气过滤器。这种“隐形口罩”是一种新型防护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的产品,它不同于传统的面部口罩,它的到来有点陌生,就像配戴假牙、隐形眼镜一样,起初怀疑它的功能及初戴不适而排斥它,而在实际使用后受益了才由接受到依赖,成为刚需的必备品而不离不弃。
它的适用人群包括在公共场所及城市道路中工作及过往人群、特别适合在雾霾、汽车尾气、扬尘、沙尘、烟尘、花木飘絮等环境下使用。更适合银行验钞、印刷、纺织、喷漆等相关行业。
预想中的困难:再难也不放弃
想象总是美好的,然而真正实施的过程却是困难重重。起初,要找到适合放在鼻孔里过滤器的材料,沈文强尝试过聚丙烯、聚乙烯,但这些材料都有气味,他要保证产品在防护的同时能达到真正的健康。他每天像着了魔一样去请教相关的专业人士,大街小巷的寻找,只为能找到一种无毒无味、柔软舒适,适合做过滤器的材料,碰了无数次壁,有一次在逛超市时,他看到了一种婴儿奶嘴,这种硅胶原料柔软无气味,应该可以尝试。
以前作为工人的沈文强没有多少积蓄,在研究产品的过程中,从模具设计、改进到过滤器材料及滤片研发测试断断续续,即使是每次需要支付的几百元费用对他来说都是不小的数目,“其实我预料到做这件事的困难,但既然要做,就没有放弃的理由。”从产品设计、材料设计、包装设计、选材到模具的制成,沈文强在每一关都跌倒了无数次,没有钱,他只好向朋友借;没有同类产品的先例,他必须一点点摸索和尝试。
从2007年—2012年底,沈文强花了5年时间,在众多热心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终于研制成功了俗名“隐形口罩”的鼻用空气过滤器,并于2013年4月取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在记者看到的一份检测证明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对空气中粒径大于PM0.26(相当于PM2.5粒径的十分之一)的污染物、微生物、悬浮物、扬尘、花粉、汽车尾气等微小尘埃颗粒有高效阻隔、吸附、截留的作用,过滤效率达97.79%。
“蜗行”的路程:没有钱也要做公益
沈文强研制隐形口罩的初衷是让众人受益,他从没想过自己的产品会拿到国家专利,更没想过,有一日,这种产品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然而,他更没想到的是,没有钱做宣传,即使产品再好再实用,也无人知晓。
产品出来了,由于前期研发耗费了沈文强几乎全部的资金,包括从朋友那借来的钱,所以在营销的过程中,他真的是束手无措。沈文强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新兴事物,隐形口罩不管是从专业防护,还是安全性能,再到很多女士注重的美观方面,都可以给你一个惊喜,“它经过了淄博市药监、防疫、毒性、灭菌等多项严格的安全检测,完全可以放心使用”。昨日,记者亲身尝试了一番隐形口罩,两个小巧的硅胶过滤器,放入滤片,轻塞入鼻孔中,呼吸时不会有阻碍的感觉,滤片会将空气中的颗粒阻挡在鼻孔之外。
尽管产品上市后面临着重重困难,营销又遇到了最大瓶颈,但沈文强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让大众受益,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免费为交警、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加油站、收费站等长期工作在道路上与有害气体接触的群体送出3000多套隐形口罩,“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不可忽视,尤其是长期工作在道路上的人,希望我送去的隐形口罩,能真正让他们觉得有用、感受到温暖,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如果您想了解或购买“隐性口罩”,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3184158进行咨询。
(晚报记者刘洪霞赵晓雯)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