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阳光下走来,初次相见,穿着朴素的工作服,不管是电视新闻还是网络报纸,我们看到的他似乎永远都是这个样子:谦逊地微笑着,充满着温暖平和的力量。他是郭明义,他说,他只是一个学习雷锋的平凡而普通的战士。
他的名字,不仅仅代表自己,更是代表着所有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的志愿者团队,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让人幸福的人生状态。
?第一次来淄博:热爱雷锋的城市
关于郭明义的事迹,已经不需要说太多,人们总是在他的故事中收获着感动和爱。他是鞍钢齐大山铁矿的一名普通的公路管理员,但却几十年助人为乐,资助贫困学生、坚持无偿献血,他说他做的都是小事,但大家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力量,有感染力的巨大能量。
这次,是郭明义第一次来淄博,他竖起大拇指告诉记者,“淄博是个热爱雷锋的城市,我很早之前就有缘认识了这座城市的朋友,现在还有机会让郭明义爱心团队在淄博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特别高兴。咱们学雷锋就是要做点实事,不为别的,就为帮人,自己也快乐!”郭明义说话时就在笑,东北人的爽朗让人觉得舒服,让初相见的人不曾有一丝陌生和尴尬。
目前,郭明义爱心团队在全国共有600多支,近14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大家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播撒着温暖和爱。每当听到当代雷锋、雷锋传人这些称号时,他总是低头微微一笑,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郭,“学雷锋不在一时,也不是几天,而是发自内心长年累月愿意去做这些事,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内心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同时感染身边人,带动大家主动去做。”
在接郭明义来淄博的路上,只要静下来,他就会看书,他说,不看书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帮助别人,他内心的纯净和安静让记者感受很深,也许只有内心真正平静的人,才能得到帮助别人的幸福感。
?关于学雷锋: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在与郭明义的接触中,记者了解到发生在他身上的很多小故事,但又因为这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所以你只要和他接触,这种了解,顺其自然。
郭明义自己生活非常节俭,他习惯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带上早饭和午饭去工作,有一次,他自己掏钱请修路的工友们吃饭,一请就是好多人、好多顿,花了近2000元,要知道,那是在很多年前,2000块钱,对一个普通的工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但郭明义就是做的开心和坦然。
还有一次,郭明义坐火车去北京开会,到了吃饭时间,列车工作人员看到郭明义还没吃,就单独炒了两个菜给他送过来,谁知郭明义急了,“我和所有人一样,都是乘坐火车的普通旅客,有什么理由接受特殊对待,赶紧拿回去。”最后,郭明义吃着老伴给准备的毛毛虫面包和火腿肠解决了午饭。
在聊天中,他总是在说,自己就是一个学习雷锋的普通战士,他希望和大家站在一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我们抬头弯腰就能做到的小事,没有任何特殊和不同。记者问到,现在有那么多的年轻志愿者团队,郭明义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郭师傅的话特别简单:只有我做好了,才能去告诉别人该怎么做。现在的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要做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在实际生活中遵纪守法,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维护环境卫生,用自己的力量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做善事不怕小!
?关于家庭:家人的爱与支持伴他前行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郭明义几乎把能捐的都捐了,只要别人需要,他的慷慨让人“震惊”,既然能这样做,家人对他的支持和爱给了他莫大的勇气。一路上,他几乎只字未提自己的家人,只说了一句话:“家里的事,我从来没管过。”特简单的一句话,但却让人听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歉意和感动。
郭明义告诉记者,更准确的说,是自己的老伴感染着他,她的善良、理解和支持,还有跟着老郭一起去做善事的爱心和决心,都在无形中让他充满了力量。“她和我一样是无偿献血志愿者,举手之劳的小事,为什么不能多帮一个人呢?”帮助别人,永远都是他嘴里念叨的、行动付出的、生活里充斥的主题。
从“郭大哥”、“郭师傅”到“郭大爷”,人们对他的称呼有很多种,但都像他的微笑一样,如一抹阳光照得人心暖暖;从“郭大傻”、“郭大侠”到“郭大使”,他被越来越多的人铭记,你能透过他纯净的眼神感受力量;从“铁山楷模”、“爱心使者”到“雷锋传人”,他的事迹在一代一代人中传递。如今,他来到了淄博。
他是郭明义,他说,他是学习雷锋的一名普通战士!
(晚报记者赵晓雯)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