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一定听过《小苹果》这首歌吧?今天,我们淄博晚报小记者来到“洋三峪”,与苹果来了个亲密接触,体验了采摘苹果的快乐。
客车爬上蜿蜒曲折的山坡,来到了一块空地,眼前的巨石上刻着三个大字“洋三峪”。“洋”字的旁边,一个长方形的小孔里欢快地吐着水花,在空中表演了一段舞蹈后,落到下面的水池里。合影过后,老师带我们走上一条小路,眼前有几户人家,门上写着几个金灿灿的大字——福寿人家。老师带我们走进了家里,里面的摆设很整齐,很古朴。在豆腐坊里面,一个老爷爷正在用古老的方法出豆腐,豆腐的香味在整间屋子里徘徊。
老师把大家集合好,带着我们来到了原生态的饭店,“饭店”其实就是一间间简陋的茅草屋,茅草屋的旁边,是一个巨大的缸子,上面贴了一张红纸,红纸上用黑笔写了一个大大的“酒”字。因为客人太多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在一座四层建筑上吃了午饭。入口即化的山药、炖山鸡、嫩豆腐让我们大饱口福。饭后,同学们都来看老奶奶用玉米糊糊摊煎饼。老奶奶看我们都“口水流下三千尺”了,每人赠送了一小块。一时间,“吧唧吧唧”的咀嚼声占据了我们耳朵的所有空间。
享用完美味的煎饼,正式踏上了采摘苹果的路程。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累,那真应该来体验一下从“洋三峪”走到苹果采摘园的感受,因为客车开不过来的关系,尽管很累,但是摘苹果的好奇心一直驱使着我们向前进。在苹果林里,老师刚宣布完要领,同学们就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一样冲进了果林,根据家长的三要领,见到大、好、红的苹果就摘。同学们像一阵阵顽皮的风似得,奔于林间、草地。
不一会儿,大家提着大包小袋地从果林里走了出来,大家把水果都提到车上,我们要让这些苹果来一个“大移民”,移到我们的家里、我们的肚子里。感谢晚报的薛老师和范老师,老师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我们快乐的一天。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