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利,是张店公安分局西六路派出所的一名基层民警,2013感动淄博人物,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2014年首届山东省最美人民警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淄博市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
他身患胃癌,胃部被切除近85%,仍顽强地战斗在公安工作第一线;他生活得非常清苦,却长期帮助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群众的心。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这句话被当成座右铭挂在了李向利的办公室,而这也是李向利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11月3日,由公安部组织的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李向利以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获得本次活动的提名奖。
处警途中帮扶困难群众
11月18日,李向利值班,处警回来时路过张店商品街十七巷。他把车停在了李莲花老人家门口,习惯性地进门跟老人聊会天。
从2011年,李向利帮李莲花把离家出走的孙女找回开始,李莲花就把李向利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家里有啥事儿都喜欢跟李向利说道说道。而李向利在接处警路过李莲花家时,也习惯进门坐坐,了解一下李莲花孙女的近况。
“向利,我孙女想去上学,你给想想办法?”李莲花说。
记者了解到,李莲花的孙女今年17岁,一直也没好好读书,李向利给她找了份工作,在高校里当办公室文员。可能是受高校氛围的熏陶,现在她想去上学,去学门手艺。
“大娘,这事我放在心上,给她寻摸寻摸。咱淄博不是有很多技校吗,我联系联系,让孩子学门吃饭的手艺。”李向利答应着。
出了李莲花的家门,他立马联系了淄博一家技校的负责人,想让李莲花的孙女去学美容美发。
自己生活拮据慷慨帮人
别看李向利整日里跟普通民警一样接处警、巡逻,可他是一名病人。
在2008年,他因患上胃癌胃部切除了近85%,但刚刚打完化疗他就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李向利的老家在吉林农村,年迈的父母没有收入,被李向利接到张店赡养;爱人是一家商厦的普通员工,李向利患病后,其爱人辞职照顾他;姐夫在一次车祸中去世,唯一的姐姐生活无着,投奔了李向利。
李向利是全家的支柱,他的工资是家中赖以生存的主要收入。李向利患病后,做完化疗还需吃药控制病情,一个月下来中药的费用就得1200元。为了节省开支,李向利不去药店买中药,而是定期到离家400多公里的临沂市蒙阴县药材批发市场买便宜药,将自己每天吃药成本降到了不足30元。
对于自己的生活支出他非常吝啬,而对于比他更困难的人,他非常慷慨。生活清贫,却坚持资助山区孤儿,李向利的精神打动了很多人。2010年,在他的带动下,淄博市猎奇拉户外俱乐部也加入了帮扶行列,俱乐部成员与化旦尖措孤儿学校进行了结对帮扶。
4年来,每年冬天,张店西六路派出所都要组织民警为孤儿学校捐款捐物。今年立冬这天,西六路派出所民警们为甘肃省夏河县麻当乡化旦尖措孤儿学校寄去了价值3000多元的棉被、棉服等生活用品。
四年持续资助残疾家庭
11月3日,李向利再一次将过冬的煤炭送到了周村区北郊镇东涯村村民王淑梅家。从2011年来,这是他第四年送去煤炭。王淑梅身体残疾,大儿子刘健壮因为眼疾辍学在家,为了给丈夫治疗癌症,欠下了好几万元的债务,可丈夫最终还是离世。那时,王淑梅几乎要绝望了。
李向利了解她家的情况后,送去了过冬的煤炭,每逢过年过节还送去生活物资。如今,李向利已经帮王淑梅找了一份工作,还正在为她大儿子工作的事情忙碌着。
“李叔叔,您寄来的衣物和学习用品我们都收到了,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帮助。”这是甘肃省夏河县麻当乡化旦尖措孤儿学校的学生写给李向利的感谢信。像这样的信件,李向利每年都会收到十几封。4年来,生活清贫的李向利共拿出2万余元资助孤儿学校的孤儿,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机会能带上自己的儿子去夏河县看看那些一直和他保持通信联系的孩子们……
李向利在工作和生活上的这种积极乐观、顽强不屈的精神,得到了同事和老百姓的尊敬和赞许。对于未来的打算,李向利说:“我能活一天就要干一天。”
李向利的精神打动了很多人。在他的带动下,西六路派出所的每名民警都与辖区的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
(晚报记者刘琳通讯员李淑娟)
新闻推荐
骗子冒用酒店名发布招聘信息,新骗术披上“招聘衣” 想应聘先买4张手机充值卡?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