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博指导绿化荒山
孙建博虽然是残疾人行动困难,但与一般的正常人相比他却取得了更大的成就。1996年,孙建博被任命为淄博市原山林场场长,近20年来,他带领原山林场1070名职工锐意改革,让原山林场从负债累累到贡献型企业,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自强不息开始艰难创业路
孙建博的残疾不是天生的,三岁那年他因打错了针双腿无法站立。为了治病,全家的一切经济来源都用到了孙建博一个人身上,但最终只治好了他的左腿。1981年,在组织的关怀下,孙建博在一家福利单位就业。但孙建博不想就这样被政府养着,自强不息在他这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际行动。1986年,孙建博辞掉了机关工作,承包了原山林场的待业青年门市部,带领六名待业青年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当时的待业青年门市部只有三间平方、三千元的压库产品和六名待业青年,一无资金、二无产品、三无场地,连工资都发不出来。1990年,孙建博争取到了资金,门市部上了陶瓷生产线项目,在争取资金过程中,孙建博经常是不顾自己的身体,从天明到天黑的做工作。最终,项目获得巨大成功,原山陶瓷成为山东省较大的陶瓷销售公司,年销售收入达3500万元,利润300万元。
□□厚德载物原山林场创奇迹
1996年,由于工作优秀,孙建博就任原山林场场长。当时,林场职工已经是三个月没发工资,外债2000万元,更为严重的是接管过来的良庄园艺场十三个月没发工资,外债2009万元,两个单位共欠外债4009万元,126家有名有姓的债主天天上门讨债,职工工作、生活没有着落,天天组织到市里上访。
接手原山后,他带领部分党员干部到职工家里走访,了解情况,组织资金购买面粉、食用油分发到每家每户,还捐出了自己的工资,让困难职工的孩子能够顺利上学。同时,孙建博还对林场进行改革,彻底打破老思想、老体制的束缚,使原山林场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原山归还了所有的内外债,投资两亿元建成了4A级森林公园,职工年平均收入超过了3万元,住上了本地区环境条件最好的楼房,原山成为既无外债也无内债和贷款的“发展地方经济贡献企业”。
在企业发展中,孙建博还带领原山人无私奉献、播撒爱心,先后安排了53名残疾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在他的带动、鼓舞下,原山林场成立了“爱心原山”专项资金,先后为失学儿童和贫困家庭提供救助近万人次,免费接待残疾人游园达8万人次。
付出终有回报。在不断努力下,孙建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2011年1月,孙建博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时代先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要媒体对其先进事迹进行了重点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11年,他更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实现了淄博市全国道德模范的零的突破。(晚报记者沙红翠孔晓文)
□□记者手记
见到孙建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他行动不便的身体,而是他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他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心。在他的带领下,原山林场实现了总收入增长了172倍的奇迹变化。这样的奇迹,令人惊叹,但也不出乎意料。
令人惊叹,是因为孙建博作为行动不便的人,却做出了很多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而不出乎意料,则是因为孙建博自身的精神:热爱生命、自强不息。对事业的坚定信心,对党的崇高信仰及对社会的感恩回报,是孙建博成功的坚定基石。正像他自己总结的那样:青春在奋斗中闪光,生命在奉献中升华。
(晚报记者孔晓文)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