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董振霞)淄博市新措施力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交通、供排水、燃气热力、地下管网、污水垃圾、园林绿化等设施建设都将有新动作。昨天记者从住建部门获悉,今后,淄博市将重点实施城市路网完善、地下管线建设、燃气热力建设、供水排水提升、城乡垃圾处理、园林绿化提升六大工程,让人颇为关注的是将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在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存蓄、缓释作用的基础上,节约水资源,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今后,汛期的城市有望干净整洁,彻底摆脱内涝水淹隐患。
据悉,今后,淄博市将大力实施城市路网完善工程,在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前期规划的基础上,提高路网密度,在城区建设一批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打通丁字路和封闭街区,提高城市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其中主、次干路均将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支路和居住区道路设置步行道,优先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路权。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其中城市新区、各类开发区建设和旧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时,将同步规划建设停车设施。鼓励建设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增强人流密集区域停车能力。
实施地下管线建设工程,以道路建设统领管网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合理安排地下管线和道路的建设时序,力争一次敷设到位。建立施工掘路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道路挖掘,防止“拉链马路”现象。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建和改扩建的,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都将建设综合管廊。探索建立地下管线工程产权确认制度和地下空间租赁办法,对各类投资主体开发建设的管线工程依法确权,推进地下空间资源有偿使用。
构建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新建城区必须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旧城区改造、小区连片开发、老旧管网改造等建设项目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将与主体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排水管道密度达到13公里,形成排蓄结合、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同时完善收运体系,规范餐厨废弃物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和废品收购点,规范分类标志,制定分类指南,做到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