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感念赵蔚芝老师

来源:淄博晚报 2014-11-27 17:03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是赵蔚芝老师诞辰95周年,驾鹤西归2周年。提起赵老师,大家便想念他,感念他。感念他的人品,感念他的学问,感念他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感念他为党和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他立德、立业、立言、立身,成为人们推崇和学习的楷模。他的高贵品质和治学精神,为我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榜样。

我与赵蔚芝老师相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毕业后,在原淄博师专中文系办公室干行政和学生管理工作。由于感到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用,便想学习进修。后经校、系领导同意,跟随中文系79级学生听课,每天2节课的时间,先跟赵老师学习古代文学。我有幸成为赵老师的编外学生,入室弟子。

一、严谨治学,课程三备

赵蔚芝老师上课,做到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课堂。备学生,他对全班的学生都心中有数,无论谁的作业,上课听课情况,他都很熟悉。备教材,他对教材的重点与非重点把握到位。对古代文学的名篇背诵如流。师专是培养未来教师的学校,基于对中学教师的基础培养,他对学生非常严格,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名篇名句,他要求学生背过。他检查学生的方式,上课前已准备好要检查学生的名单,上课时,一是点名让学生起来背诵课文,二是让学生趴黑板默写。不仅促进了学习好的学生,而且督促学习差的学生课前都认真准备,长此以久,日积月累,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的基础便加深加宽加厚打实打牢,不会忘记。备课堂,赵蔚芝老师对学生,不用看座次表,哪个学生在哪个位置,他的特点是什么,赵老师极其清楚,因而考试时,每个学生都认真答题,而无旁逸斜出,左顾右盼之现象。每年暑假,他自费外出旅游。说是旅游,实际是结合教学内容,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文历史景观。他一人一扇一包一伞,无人陪同。每到一处对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作品,都认真仔细研究,把看到的东西,新的发现,结合教材讲授给学生。如,讲李白时,不仅讲李白作品的内容,还把在江中乘船的感受结合李白的作品讲述;讲杜甫时,顺便讲了对杜甫草堂的见闻。不但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而且唤起了大家的想象力。

二、助掖后进,不求回报

我每次听完赵老师的课,都按他对学生的要求,认真做完作业,送到他的办公室兼卧室。他对我的每次作业都认真细致地修改,并加批语说明。可惜时间太久,他给批改的作业本,已无法找到。赵老师不但认真有趣地给学生上课,而且还在业余时间搞科研。每逢我入室请教问题,他便从书橱中将书取出,准确地翻到某一页,然后用手一指,让我自己看,他再去备课或进行课题研究。赵老师的书,全部用牛皮纸包装,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书橱内,他的手抄工具书,字体工整,如刻板印刷一般。那时我没想什么,可后来一想,我这种做法,肯定对他的备课与研究,从时间和思路上会带来负面影响,可他从不嫌弃,反而高兴地接受。这对我来讲,无疑是极大地鼓舞和帮助。人是希望进步的,进步需要人帮助,进步需要阶梯。1987年7月份,我获取本科毕业证,在另一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在一刊物上发表了一篇8000多字的论文。1988年5月,学校开始评职称,我已经不在中文系工作,校领导让我到淄博师专报做编辑。一个人,一个月,一张报纸,又是生手工作,忙碌得很。我不想评编辑系列的初级职称,而想破格评审中级职称。我想到了赵蔚芝老师,给他说了我的想法。他先问了我的学历,毕业年限,看了我的论文之后,笑着说:按你毕业的年限,现有的学历和已有的成果,评个中级职称也可以。他讲原则,条件必须达到文件要求;他也讲人情,必须是原则之内的人情。后来我听说,在学校的初评会上,赵老师将我的情况,详细作了介绍。人生难得三机遇:一遇良师指点,思维顿悟;二遇开明领导,胸怀大度;三遇良机,及时抓住。领导给予机会,赵老师不但指导了我的学业,而且帮我抓住机遇给予成全。我的中级职称得到校内通过而报省教委。我深深地感到,这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到5年后的副高职称,又4年后的正高职称,便无从谈起,更不可能一步不落的赶上。他助掖后进,无私地帮助青年教师,从不求回报。为了培养人才,他主动替青年教师上课,让他们外出进修。一个60多岁的人,每周上课十多节,一上就是一年,连续多年这样。那时上课都是义务,既无课时津贴,又不是他的教学任务。他为了给学校培养后备高水平的师资,为了祖国的未来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在高校初出茅庐的人,有两大陌生,一是科研茫然,找不到方向,看不准方位;二是人员生疏,从事科研,不认识人,无人帮带。其结果,行路困难,出成果艰难。我试着向科研方向发展,写一点文章,上世纪80年代,正赶上社会科学开始评奖,有一次我便将我的《略论高干大形象》一文,报到市社科联参评。那时对于获奖或是望而却步,或是可望不可即。偶尔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位新朋友,那位初次认识的朋友脱口而出:恭喜你,你的文章已获奖。当时,我有些不知来路,显得有些突然。那朋友又说:在会上,赵蔚芝老师说你那篇文章写得不错。

三、严于律己,真诚待人

赵老师身体健朗,意志坚强,对自己要求严格,他平日安步当车,除坐公交车外,都是步行。记得1980年6月,为送张仲良老师退休回苏州,而到张店工农兵照相馆(地址在市中心医院以东)照相。我与他同行,刚开始还一起走,走不多远,就被他拉下10多米,我只得跑几步才能赶上。那几年他家在博山,往返公交车赶班。每逢星期六下午回去,星期天下午准时赶回来准备上课。在课程表的安排上,从不提任何照顾。

赵老师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从不吞吞吐吐拐弯抹角打隐语,让人猜谜;做事干净利落,一是一,二是二,从不模棱两可,让人吃不透。他的人品、学问,道德、文章,是大家公认的楷模,但他从不好为人师。无论领导、同事有事找他,他都一概而论,一律对待。他最认真,也最讲认真。他是全校当时仅有的两名教授之一,他不但从不给系里的工作人员提要求,而且对于系里的工作带头去做。有一次系里往学校推先进,他对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说:咱俩都不当,让青年教师当。系里安排工作,他都对老教师说,咱们先带头。他想到的是工作和育人,从不考虑自己。君子之为淡如水,他无论帮了谁,连杯水都不喝,更不需要表示谢意。赵老师去世之前,他所有的学生、同事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师”,而无人称他为“赵老”。这种最普通的称谓,凝聚了人们深深的感情与敬意。一是大家有一种共同心愿,希望他永远年轻。二是把他永远作为人生的导师看待。他不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永远鼓励后辈人生前进的指路人。

四、注重科研,倡导创新

赵老师对齐文化及清初的王渔洋、蒲松龄多有研究,并问世了一些不同凡响的成果,而他专注花费毕生心血的是对赵执信的研究。先后出版发表专著多部论文数十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赵执信全集》和《赵执信诗集笺注》。对于赵执信的研究,可以说他是迄今最权威的专家。他不但自己搞研究,还鼓励后辈创新。例如,诸葛亮一生聪明过人,蜀汉的江山是他运筹帷幄帮刘备打下来的,也是他帮助后主刘禅加以巩固的。他的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在学术界,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几乎是不容置疑的定论。中文系进行教学改革,对84级学生首开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之先河,赵老师不但积极倡导,而且对学生中出现的有悖于定论的观点,进行肯定与激励。有一个学生认为,蜀汉政权灭亡的原因,是诸葛亮事必躬亲,对他人不信任,没有培养好接班人而造成的。对这一问题,在答辩会上,赵老师认真仔细地听取了学生的观点并加以肯定,勉励学生继续把这一问题深入研究下去。我在听他讲授古代文学时,当学到《范进中举》的文章,我对赵老师说:范进中举一事,反映了世态的的炎凉。他说:你这个想法很好,写出文章我看看。

五、憾事一桩,未能问世

赵老师的《赵执信诗集笺注》)出版以后,我用了两周的时间,阅读了2031页的全书,又用了一周的时间,分五个问题:体例创新,便于查阅与研究;把握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界;研究先于陈友琴,成就大于刘大杰;析多家之说,立一家之言;汇资料价值,创权威性专著。形成了《赵执信研究的集大成佳作<赵执信诗集笺注>评介》一文,并请赵老师审阅。赵老师手拿放大镜,看完后笑着说:很好,你下了功夫了。该书评分别在《淄博日报》、《山东理工大学报》、(《山东理工大学学报》)发表。由于《淄博日报》和(《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登载的内容都有所改动,我在《理论思索与民间文化》一书中,收录了在《山东理工大学报》发表的原文。当(《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尹玉吉同志知道我写书评后,便让我约请赵老师赐稿。赵老师问我:是赵执信研究的前前后后吗?我回答:约您的学术文章。他说:我写不了了。我发现他老人家的手已开始发颤,从那时我便知道,老人家一直想告诉世人的,是他为什么要研究赵执信先生。我一直想替赵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可是因为那几年我主客观的因素,埋藏在心底,一直没有动笔。2011年底,我想通过赵老师的录音,整理出赵老师的——赵执信研究的前前后后,可他已无力进行口述。作为一桩憾事,永远地引我心痛。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后,还遭人唾骂。有的人无论活着或者死后,都被人颂扬。赵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形象却永驻我们心中。他做事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受人尊重。他做人有标准,处事讲原则,其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赵蔚芝,博山区人,1919年8月28生,2012年3月2日逝世,享年93岁。赵蔚芝曾用名赵成茂、赵承懋,博山县城北关街(今博山区城东街道办事处北岭居委会)人,长期在中学、高校任教,在赵执信研究、蒲学研究和齐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建树。

1979年调任淄博师范专科学校(现山东理工大学)讲授中国古典文学。1987年10月晋升教授,是淄博师专历史上第一个教授。自1982年至1993年,赵蔚芝兼任淄博市政协五届、六届副主席。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教学之余,赵蔚芝从事淄博古代乡土文学和齐文化的研究。独立编撰出版了《稷下学宫资料汇编》、《聊斋诗集笺注》、《晏子春秋注解》、《聊斋词集笺注》等,与山东大学刘聿鑫教授合作编撰出版了《赵执信诗选》、《谈龙录注释》、《赵执信诗歌选译》、《赵执信全集》、《赵执信诗集笺注》等,参与编撰了《蒲松龄志》、《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等。

新闻推荐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感念赵蔚芝老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