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生,她挂断了自己孩子哭泣的电话;为了学生,她带着学生走出城市放飞“梦想的纸鸢”。17年来,她把所有的爱全部洒在教育事业上,在付出辛苦的同时,也收获着教育的喜悦。让爱领航,做一个忙并快乐的助梦人,这就是淄博十一中罗金花老师的幸福密码。
■■“悄悄话”记录点滴师生情
“当我们累了,有您的寄语陪伴;当我们病了,有您点点滴滴的关怀;成绩好时,您教我们更上层楼;成绩不理想时,您教我们积蓄力量……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亲密的战友。”学生张程程在写给老师的“悄悄话”里面这样写道。
“现在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的学生桀骜不驯,强硬的管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为此,我独创了‘悄悄话\’的班级管理模式——每周和学生通信,让学生把心里话能‘悄悄\’地告诉我,我再给他们以解答。”就这样,在罗金花和学生之间用每周两万字的“悄悄话”搭建起了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多年下来,这些册子已经积累了满满一箱。“我们学校倡导从低处做教育,什么是教育的低处?那就是学生的内心。只有探究到学生的‘内心\’,然后才能谈如何教育学生。”罗金花说。
去年的大年初一,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团聚时,罗老师却匆匆赶到学校。原来,她要陪着班里的几名同学复习。这事还要从寒假前的家长会说起。在家长会上,不少家长反映,以前的寒假,学生在家里没有学习的环境,高三最后一个寒假,要是虚度就太可惜了。于是罗金花老师当即决定,整个寒假,她都在学校,学生自愿来,她来陪。
“在本该可以回家好好休息放松的时候,罗老师还和我们一起战斗!”班长杨明明谈起老师对班级的付出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高三那一年,教室的后面永远有一张罗老师的课桌,早晨,她在我们到校前就已经坐在那里,晚上和我们一起离开。每次看到她,就感觉心里特别踏实。高三,她就这样全程陪读了我们一年。”
毕业时,每个学生都和她在这张书桌前合了影,那是她和学生一起坚守的地方。在罗金花的辛勤耕耘下,高三(13)班54人参加高考,有50人达大学本科线,其中21人达重点本科线。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不管干什么,都需要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才能干好。”罗金花说道。
■■幸福密码做一个忙并快乐的助梦人
“把每一天过好是幸福,把每一天过充实就是快乐,用心过好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才是最大的收获!”
——其实,在毕业选择时,罗金花对当老师也思考了很久,不是因为苦累,而是因为,在她看来,教育到底是涉及到人一辈子的事情,一旦确定了,那就要钟爱一生。她认为,教师这个岗位有着它独特的吸引力——在教育过程中,作为一位教师,当以自己的人格、学识对学生发生影响,就形成了教师的魅力。
“听罗老师的课,忒轻松了!”罗金花教的是政治课,让学生们能够给出这样的评价,并不容易。作为政治老师,她的教学方法独特,生动的事例,耐心地讲解,有针对性地作业,都使学生的政治成绩不断提高。而高度的责任心使她将自己的班级放在重要的位置,有时候嗓子哑了,还坚持给学生讲课,家人生病她就家里学校两头跑,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她在忙碌中仍抽出时间整理笔记作为范本供学生查阅,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查漏补缺,她特意将做好的课件放入公共邮箱方便学生下载……
“作为一名教师,不单单是课程教得怎么样,更加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做人与成长,我愿做一个忙并快乐的助梦人。”罗金花如是说。
为了让学生了解时事,她搜罗各种报纸、视频给学生看;为了激励大家学习,她带领学生宣誓,做许愿树;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为学生买花,熬醋;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的情况,她专门创建了QQ群和飞信群与家长交流沟通。她在班级内推行自主管理,学生能做的事,就让学生自己来做。她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跳大绳、踢毽子、“同舟共济——小组绑腿跑”比赛……她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熏陶,利用班级午会总结时间唱班歌、播放励志类的视频……在多数人心目中,这些活动对于学业紧张的高中生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在罗金花看来,“正是通过这一个个活动,使全班学生快速融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
罗金花说,她要做的是“学者型、反思型教师”。在淄博十一中,只要有时间,任何科目的公开课都会出现老罗的身影。“这些科目与政治看似无关,但教学的规律却是相通的,教学艺术是可以借鉴的。”为提高教学质量,她先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后又考取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并经过历时两年的调查研究,2006年写成了两万多字的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当代中学生信仰现状及对策》获得优秀等次。回到学校后,她又带领老师们加入“低重心教学课题组”,让更多的老师体验着教研的收获。
■■“邀请函”办公室随时为你们敞开
“我的办公室随时为你们敞开,欢迎常来坐坐。”这是罗金花对所有学生发出的“邀请函”。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大小问题她都不厌其烦地解答,让处于迷惘路上的少年走得更顺。“学生走进办公室闷闷不乐,走出办公室神采奕奕。”这是同办公室老师对此的评价。
在学生面前,她有使不完的劲,绝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在校期间如此,学生毕业后亦是如此。用她的话说就是要管“售后服务”。学校为困难学生做“积爱励学”基金,她义不容辞带头捐款;学校组织党员教师静校,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与学生共舞,她是生活中的朋友,唤醒沉睡的精灵;做学生成长的助梦者,她是引路之灯,照亮学生未来的篇章。
这就是罗金花,一位永远带给学生正能量的师长。没有振聋发聩的故事,有的只是生活中一件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没有豪言,也没有壮举,这些看似平淡的师生故事,体现的却是一名灵魂工程师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挚爱。
此刻,她如金秋之兰,绚烂绽放。
(晚报记者殷少梅通讯员崔婧张敏)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