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华星热力有限公司高温水热网注水循环冲洗准备完毕,该热网全线即将投产运行。
淄博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集中供热规模不断壮大。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崛起,近年来开始出现热源紧张局面。淄博华星热力有限公司高温水热网在城区热源紧张的时候启动,是缓解中心城区热源紧张的“雪中送炭”工程。该热网管道直径为1.2米,是淄博市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城市集中供热基础设施。这一工程的投运,将掀开淄博市供热史上的新篇章,使市区南部片区由原来的蒸汽供热置换为高温水,实现了汽水换热到水水换热的历史性变革。
该高温水热网以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新建2×330MW机组采暖抽汽为热源,从厂区首站建设热力管网为市区供热。热网首期工程设计供热面积1400万平方米,最远输送距离可达20-25公里;主管网为DN1200×2,按“两纵四横”进行布置,分三年建设,总投资3.42亿元,主要建设高温热水管网43.3公里,其中主干线长度9.5公里,分支管线长33.8公里;新建水换热站48座。主要建设年限为2013—2015年。主干线是由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墙外1米处开始,沿马南路向西敷设高温热水主管网,分别在西五路、南京路、北京路留分支,将热源由城区南部送至北部,为中心城区提供热源,实现了“南暖北送”。
较之传统的供热方式,高温水供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管网供热温降在0.5℃-1℃/公里,理论经济供热半径在20公里左右,最远可供到40公里以上,网损可比汽网小5%-10%;供水压力可由水泵提升,供热稳定性好;冷却后的水可以大部分回收,有效节约水资源,符合当前我国建设环保型产业、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大提高热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淄博华星热力有限公司高温水管网投运后可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供热压力;同时,通过替代区域供热锅炉,可实现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7000吨、氮氧化物排放800吨、烟尘排放950吨,减少灰渣排放1.1万吨,减少标煤耗量2.3万吨。
目前,该热网主干线已完工,正在进行循环冲洗,预计将于采暖期前投运。(晚报记者陈圆孔晓文通讯员王彦丽赵玉剑)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