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面条,大家都不陌生,也肯定都吃过,那面条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就是一些欢蹦乱跳的麦子在洋洋得意时被做成白花花的面粉,然后,经过加工就变成了面条,至于它到底怎么生产出来的,我们马上就要亲眼目睹啦!
我们淄博晚报的小记者来到了绿爽面条加工厂采访,首先是对“面条”这两个字眼更加熟悉;更主要的是因为这周四(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这也是我们来到这里的根本原因。
进入这个厂子里,映入眼帘的是用绿色华文行楷写的“绿爽”两个大字,顾名思义,绿,指的是绿色食品;爽呢,就是爽口的意思。
我们先进了会议室,“员工在努力,绿爽在拼搏”这几个字在台前“闪闪发亮”。王光海是这里的厂长,也是一位和蔼的老爷爷,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这里。
之后,我们参观了这里出产的面条,有强筋拉面、原味挂面、豆粉杂粮面、南瓜挂面、菠菜挂面、鸡蛋挂面、手擀面,面琪、面叶、碟扇面琪等。
参观之后,我们更想去生产车间一探究竟啦,真是吊我们胃口嘛。
我们来到车间,机器运作的大型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机器的运作让我们了解了科技的发展(都是机器工作,工人只是监督)。首先和面,然后经过几道工序逐渐变薄逐渐变薄,然后被均匀的切断,再送往二楼烘干后运下来,切成24厘米的面条,最后包装好,就大功告成啦!
我们为收获而感到快乐,为了解感到幸运,为家乡有这样的工厂而感到自豪!但我们就要离开了,还真是有点不舍,慷慨的王厂长赠送我们一份精美的小礼物:一包长寿面和五包挂面。最后,祝绿爽面条加工厂收入再创新高!生意更上一层楼!
(指导老师燕凤英)
新闻推荐
历史文化的宝藏——观大顺世界钱币博物馆小记者刘冰清(临淄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六班)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