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赵瑞雪沙红翠通讯员巨荣俊张灿)昨日上午,淄博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人大会议室召开,会议听取了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城管局、市质监局等5个被评议部门的专项工作报告,其中“马路摊点”、“阳光低保”等民生热点问题备受关注。
“阳光低保”杜绝人情保关系保
“低保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针对人大代表和群众提出的17条关于低保工作的意见建议,市民政局开展了“阳光低保”专项行动,重点解决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错保、漏保、骗保以及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
据悉,市民政部门组织全市所有民政干部、镇(办)分管领导、村(居)委会成员13914人,签订了不插手、不干预低保审核审批工作,坚决抵制人情保、关系保《承诺书》,并通过民政局网站和显著位置张贴等形式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实现了市、区县、镇办、村居四级低保经办人员全员承诺。同时,按照上浮一级的要求,对167名近亲属享受低保的民政工作人员进行了备案登记。按照100%入户的要求,对全市11万余名城乡低保对象,逐一进行信息复核、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14199人,占享受低保总人数的12.7%。
在村居初审、镇办审核、区县审批环节,实行三榜公示,严格低保办理程序,严把低保入口关;建立低保家庭信息长期公示制度,发动群众对低保家庭经济状况变化情况进行监督;实行定期复查复核制度,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确保低保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制定了《淄博市最低生活保障民主评议办法》等,规范社会保障行为,出台《淄博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会同公安、人社、房管、银行等部门,共同对居民家庭收入、房产、车辆、存款、证券、社保等经济信息进行核对,提高了低保工作的精准度。
建设便民市场替代马路摊点
市容市貌关乎城市形象,是城市管理的重点,马路摊点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受到广泛关注。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收到的市人大常委会反馈的61条意见建议中,涉及马路摊点、占道经营等市容市貌管理方面共有22条。
据悉,淄博市将便民市场建设列入了今年市政府的重点项目,计划在全市新建大型便民市场23处,改造提升便民市场30处。今年以来,以新建、改建便民市场21处并投入使用,32处正在建设中,便民市场建设对疏导马路摊点作用明显。在现有农贸市场、便民市场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中心城区试行设置马路临时摊点,在不承担主要交通功能的支路、背街小巷两侧,视情设置便民摊位或临时疏导点,实行统一“限定时间、限定地点、规范管理”。
除了通过建设便民市场、设置临时疏导点安置的8400余个马路摊点外,全市仍有7100余个马路摊点无处可疏。对此采用网格化管理,在全市共划分907个大小不同的城管执法网格。“定人、定时、定点、定标、定责”,执法队员错时上下班实行“16小时工作制”,最大限度控制马路摊点。今年以来,已清理马路市场78处,累计取缔马路摊点、占道经营4.3万余处。
针对反馈的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脏乱差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以城市“六乱”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以集中治乱治差为重点的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以净化环境、优化秩序为重点的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多批次、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257条主次道路、429个背街小巷、56个城中村、104个老旧小区进行了集中治理。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