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横扫京津冀的雾霾天气,越来越重的大气污染,让人们深感生活在“毒气”中。尤其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最大的杀手。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将“新能源汽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见,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而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将电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在如此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淄博作为重工业污染城市,大力倡导、发展电动汽车对缓解大气污染尤其意义重大,还市民“蓝天白云”也是这届政府对淄博市民的郑重承诺。唐骏欧铃作为淄博市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厂家,不仅拥有年产30万辆雄厚的生产实力,还是较早投入专业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的厂家,综合测试各项指标均列前茅,并通过了欧洲CE认证,批量出口德国、法国等。但由于政策的制肘,唐骏欧铃虽然拥有先进的生产能力,但却无法进行大量生产。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当然,作为重工业城市之一的淄博,雾霾天气似乎更多一些。整整一个冬天,很难见到蓝天白云,偶尔见一次,市民就像过年一样兴奋异常,比中了彩票还要高兴。
PM2.5爆表,雾霾围城,不断发布的红色预警,让淄博人似乎生活在“灰黑的锅盖下”,无处可逃。从2013年12月份开始,淄博的雾霾时间逐渐增多。AQI(空气质量指数)屡冲新高,再是PM2.5爆表——直至红、橙色预警。圣诞前夕,在上海求学的李晓伟想回淄博过节,被父母断然拒绝:“12月23日,PM2.5达到322;24日都达到500了,连续两天爆表,孩子,你回来后又会犯鼻炎,还是不要回来了。”
所有人都在为雾霾埋单——淄博稍有经济承受能力的人,为了能逃离淄博大气污染这个“灾区”,倾尽全家之力在海边置业买房。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退休后,能畅快地呼吸点清新的空气。并不是淄博人钱多的没处花,实在是因为逃离严重污染的空气成了“多活几年”的第一要务。
从污染源排放角度来看,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属于复合型污染。煤炭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并存,累计的污染导致成霾,是淄博面临的最大困境。
其中重要的一项城市污染,不能不说是来自于机动车的“添砖加瓦”。记者从淄博交警部门获悉,2013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962224辆,较2012年底新增机动车125336辆,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庞大的汽车河流,造成了大量的尾气排放,对淄博这样的重度污染城市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空气质量成为不能承受之痛。
“大气污染防治,我们淄博最没有退路。要下大决心、拿硬措施,立行立改、强力推进,确保扼制大气质量恶化的态势,打赢这场恶仗、硬仗,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还市民白云蓝天。”市长徐景颜曾在环保会议上多次这样强调。为此,淄博市下大力气进行大气污染的综合整治,不仅关停并转重污染企业,近日还出台了《淄博市煤炭清洁利用监督管理办法》,但大气污染是个综合工程,如果政府能大力倡导电动汽车,不仅能节约能源,对缓解城市大气污染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早在10年前,记者采访过唐骏欧铃的前身——淄博汽车制造厂,记忆里主打产品是柴油轻卡车,没想到几年过去,生产业态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
唐骏欧铃的汽车生产经过了较长的历史沿革,但每一步生产业态变化都紧跟时代脉搏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经济开始了大的飞跃,农用载重轻卡车需求大大提高,从动力要求出发,当时的淄博汽车制造厂用柴油车代替了汽油,因为柴油车环保、经济、动力强劲,符合农用载重车的需求。后来,随着天燃气的普及,他们又开始向双燃料小型轻卡转移。近几年,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唐骏欧铃开始研发电动汽车。2008年开始试生产,联合产学研机构搭建了国内首家电动汽车研发平台。2010年成为淄博市政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电动汽车研发基地,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研究的节能电机列入科技部基础研究项目。2011年任淄博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2012年与山东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所,并与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共同开发电动汽车。
高水平的研发平台促进了唐骏欧铃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也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多款车型。说起对电动汽车大手笔的投入,董事长薛兴震信心满满:“从全国大环境来说,京津冀大面积雾霾为大气污染敲响了警钟,治理空气污染成为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而电动汽车恰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地域环境来说,淄博是个重工业城市,空气质量也不容乐观,发展电动汽车能促进空气质量的好转。再说,电动轿车今后将是一个趋势。首先,电动轿车有不可比拟的环保性,电动轿车是新能源车,它不会排放废气。其次是电动轿车的经济性,百公里也就5至6元左右的电费。再就是它的实用性超强,电动轿车的续航里程是180公里,时速在50公里上下,上下班代步足够了。所以,我看好它极大的发展前景。”
据记者了解,唐骏欧铃是较早投入专业研发和生产电动汽车的厂家,目前“天使”两门两座EVO1和“王子”四门四座EVO2系列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通过了“国家工信部短程纯电动乘用车科研项目”厂家与车型的审查,完成碰撞试验,综合测试各项指标均列前茅,并通过了欧洲CE认证,批量出口德国、法国等。ZB1010纯电动货车列入工信部2012年第54号公告,进入第39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获省科技发明二等奖。公司投资开发了800余副电动汽车轿车级全序车身模具,新上大型全自动A级冲压线,达到年产6万辆电动车的规模。唐骏电动汽车已然稳居行业市场第一品牌。
去年,市政府下发了《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唐骏欧铃因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薛兴震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动汽车以其经济环保必然会进入千家万户,当然,电动汽车要获得大的发展,还需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年、2012年我们中标省政府公务用电动汽车集中采购,使用效果良好。如果淄博市的公务用车能考虑更换成电动汽车,不仅节约大笔的政府费用,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尾气排放。对淄博这种重工业城市来说,将极大地改善空气质量。”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说:“有些人认为电动汽车不安全,其实,那是偏见,电动车汽车引发的不安全事件,都是技术不过关的小作坊生产的,我们的电动轿车早已通过了50公里碰撞实验,绝对的安全无忧。上海汽车检测中心主任谬文泉曾说‘唐骏的电动汽车绝对是同行业中最好的,是按轿车的标准设计的,无论是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都达到了轿车的同类标准。’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电动汽车因其价格低,经济实惠,会成为城镇居民主要的代步工具,发展数量不可限量,尽管如此,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依然不能放开生产,因为要牵扯到交通、公路、税务各个方面的协调关系。”
目前,在唐骏欧铃电动汽车的带动下,淄博市新型电池、高效电动机、智能电控系统等配套产业业已同步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唐骏电动车新的生产基地年规划产能30万辆,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全力打造电动汽车行业的“宝马”品牌。
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标志就是汽车成为支柱产业,淄博恰恰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电动车配套基础:四八一的电池、博山的电机等相关产业都可以带动起来,如果达到30万辆的生产能力,淄川就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汽车之城,可以拉动3至5倍的相关产业。这么一个绿色的好产业,却不能放开量生产,摆在欧铃面前的难题是:成事俱备,只欠政府的政策支持。
“这款天蓝色的四门车,还带空调,我早就看中了,今天和家人一起来展厅看看,没想到,款式和颜色这么多啊。刚才试驾了下,感觉真不错,一点动静也没有,试了试空调制冷,开到最大档一点也不影响动力,车的空间感觉比一般的轿车还宽敞呢。最重要的,环保节能啊!”记者在山东唐骏欧铃展厅采访时,遇到一家前来买车的人,对新款的电动汽车赞不绝口,欢天喜地地开走了一款四门高配的电动汽车。这款四门电动轿车,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飘逸王子”。
像这种家庭用的电动代步轿车,在倡导环保节能的欧美国家特别盛行。德国、法国、挪威甚至美国,很多家庭用电动轿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到欧洲旅行,经常可以看到,政府用的交通工具,也常常是电动车。
据了解,全国现在平均10人一辆汽车,世界平均水平则是5人一辆,如果按照世界平均水平来粗略计算,全国车的保有量将增加1亿辆左右。如果都烧汽油,面临的油耗压力将不可想象。
国家某部委一位负责人来欧铃考察时说:我们国家是让电动自行车给吓怕了,一上来政策都不管,于是小作坊野蛮生长,现在达到了2亿多辆的保有量,质量又无法保证,常常出安全问题。这就连累了你们这些质量优秀的生产厂家。其实,国家完全可以做到分类管理,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粗制滥造的,坚决取缔。欧铃的生产标准无论在安全性还是操控性上都达到了国家轿车的标准,政府应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扶持它做成当地的支柱产业。
清华大学专家到唐骏欧铃研讨时也担忧地表示:因为牵扯到各部门的利益,对电动汽车的态度是‘高层点火,基层火热,中间冰凉’。也就是说,国家从能源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大力倡导发展电动汽车,电动生产厂家生产的热情也比较高涨,甚至像唐骏一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生产,但某些部门只喊口号,不见行动。当然,扶持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而这些支持,政府是最大的推手。
记者在唐骏欧铃采访时,正好遇到了参加全国电动汽车高峰论坛的专家在现场试驾轿车型“飘逸王子”,一位专家很熟练地绕厂区转了一小圈,放心地说:“唐骏的这款电动车不仅动力强劲,而且轻便快速,舒适度一点也不亚于轿车。像淄博这样的重工业污染城市,不能再加重汽车尾气的排放了,应该做大做强以唐骏欧铃为龙头的电动汽车产业。”这位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动轿车百公里充电成本是5-6元钱,仅为燃油汽车的十分之一,噪声低、零排放,电池还可以折价回收。在公务车领域更是不可限量,淄博市如果以1万余辆公务用车计,如果有三分之一(3000余辆)转为使用电动汽车,每年可节约使用费用2亿元左右。如果全部更换为电动汽车,节约的费用将不可限量。不仅节能环保,还能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你们做记者的,要为电动汽车的推广鼓与呼啊。”
对有些人担忧的电动汽车充电会不会导致用电负荷的问题,专家这样给出了解释:其实,国家每天晚上浪费的电有10亿度之多,电储存的成本较高,发好的电只有晚上放掉。但如果发展电动车,就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仅夜间谷电就可以解决:电动车是晚上用电低谷时充电,正好打了个时间差,不仅不会增加用电负荷,还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既节能又环保。
欧美国家的工业汽车之路走过了漫长的时期,电动汽车之盛一定有较好的技术支撑与发展规律可借鉴。专家呼吁: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做大做强龙头电动汽车产业,是各地政府凸显执政水平的一个标志。
如果政府大力扶持电动汽车的发展,相关产业的配套也将发展迅猛,第三产业也会如火如荼。如果我们的公交、出租、公务都用上电动汽车,当是推动淄博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创新之举,也是淄博市民“蓝天白云”期盼之福。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