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正发
今年以来,全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打造最优法治环境”为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开展专项服务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着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制定出台服务保障意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国祥说,“政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环境是最好的软环境、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自觉把政法工作放到经济发展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
为指导全市政法机关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市委政法委在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政法职能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意见》,以预警、打击、调节、保护、服务为重点,对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发展提出了12个方面的指导意见,形成了一切为发展着想、一切围绕发展服务、一切保障发展顺利进行的思想共识。各级政法机关也结合各自职能,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保障工作。审判机关制定出台了《关于服务和保障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企业破产案件审理工作专项推进活动意见》,大力支持产业升级转型,妥善处理民商经济纠纷,上半年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3000余起,执结案件6200余起。检察机关制定出台了《服务经济“加减乘”促转调实施意见》,细化实化具体服务措施20余项,同时严厉打击重大责任事故、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刑事犯罪,先后批捕47人,起诉54人。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打击传销犯罪”、“打击整治发票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1-8月份共破获经济类案件1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1人,挽回经济损失9800余万元。
司法行政机关大力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组织开展了律师服务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活动,努力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先后为1000余家企业单位提供了法律服务。
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大力开展刑责治污
为全力推动生态淄博建设,年初,市委政法委制定出台了《全市政法机关支持环保工作10条意见》,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开创了刑责治污的新纪元。在市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市政法各部门全部制定了涉环保案件沟通协调制度,一条涉环保案件“绿色通道”被成功打通,为环保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审判机关出台了《关于严厉打击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16条指导意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了“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公安机关探索建立起“五位一体”防范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新模式,司法行政机关建立了环保专业调解委员会,为涉环保法律纠纷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服务。上半年,全市共查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50起、抓获嫌疑人103人,移送起诉20件、42人,受理9件、25人,审结4件、9人。在此基础上,政法机关与环保部门又先后联手开展了“零点行动”、“铁拳治霾”、“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等联合检查,办案600余次,出动力量1200人次,有力打击了各类污染违法犯罪行为。今年1-8月份,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7.1%,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0天,良好率提高4.1个百分点。
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
全力服务保障民生
为顺应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新期待、新要求,市委政法委与市食安委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维护群众健康安全的意见》,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全市政法机关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部门密切协作、重拳出击、重典治乱,先后打掉了一批毒豆芽、毒猪头肉生产制作窝点,破获了一批制售假药和收售死鸡等特大案件,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形成了高压震慑态势。上半年,全市共办理食品药品案件112起,刑事拘留69人,逮捕犯罪嫌疑人7人,涉案金额达2610万元。
与此同时,市委政法委着眼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治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一系列整治行动,全市70余家违法违规拖欠企业受到了立案处罚,涉及欠款达1000余万元的148起拖欠案件通过司法途径得以解决;各类学校设置警务室860余个,配备保安人员5000余名、防卫器械34000余件,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基本民生权益,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