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高一开学第一周,淄博六中新生入学教育按惯例展开。周末,德育处组织高一新生参观了校史馆、院士馆,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百年历史,传承学习“院士精神”。
淄博六中是全市唯一的一所百年中学,学校始建于1897年,原名“光被中学”,其前身是一所由英国传教士建立的教会学校,迄今已经走过117年辉煌灿烂的发展历程。2005年百年校庆之际,淄博六中在现存的两栋百年建筑“光被中学旧址”的基础上建成了百年校史馆和著名校友李振声院士馆。现在“光被中学旧址”是“淄博市爱国教育基地”、“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参观两馆。通过参观各种实物、图表、照片,他们不仅能了解到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光辉业绩,理解承传“抱璞守真、奋斗超群”的百年校训,更能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参观过程中,高一新生们在学生讲解员们的细致讲解中,对学校发展历史产生了兴趣,进而不时地提出问题。面对“两馆”为什么称为“光被中学旧址”的问题,来自高二年级的讲解员娓娓道来:“光被”一语双关,它既指学校的名称,又指学校的影响。“光被”一词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按照西方基督教的解释是“耶稣恩光、普照天下”。而在中国古代的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的句子,用来称赞古代圣贤尧的高尚德行。当讲解员讲道:“我校在山东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开鲁中中学教育之先河,系幼儿教育之发端,为女子教育之滥觞’,表明学校的建立是鲁中大地上近代中学教育、近代幼儿教育和近代女子教育的开端。”同学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在第三展室,同学们在1938年至1952年11月私立学校时期校长张文敷先生的珍贵照片前,了解到他为帮助八路军采购物资而被日军宪兵队逮捕入狱,看到张文敷校长亲笔书写的学校发展简史图片时,同学们的眸子里闪现着对侵华日军的愤怒和对张校长的钦佩。走进第六展厅,同学们望着从淄博六中走出的校友:原教育部副部长高沂、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国务院学部委员张道一、著名航天专家神州5号副总设计师孙凝生、医学专家殷凤峙、历史学家王冠倬、古典文学专家刘敬圻和土壤学专家徐琪等著名专家学者的照片,看到对十几位参加过两弹实验的功勋校友的介绍以及他们亲自拍摄的“蘑菇云”,敬意油然而生,神情格外庄重。
同学们来到李振声院士馆,观看了“辉煌成就”、“誉满华夏”、“院士精神”、“母校情结”四个部分的展览,通过翔实的资料了解了李振声院士严谨的科学精神、辉煌的科学成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宽厚博大的人文情怀。在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振声获奖的四幅大照片尤其是原国家主席胡锦涛给李振声颁发获奖证书、胡主席与李振声的合影前,同学们驻足凝望。在李振声院士为百年校庆的题词“承传伟业,发扬母校优良体统;与时俱进,更创六中惊世辉煌”前感受着学校倡导学习的院士精神:责任、目标、毅力、合作……
说到淄博六中“两馆”讲解员,那个个都是品学兼优的佼佼者。每年高一新生入学,淄博六中就会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推荐等方式从各班选拔义务讲解员,由学校统一管理,通过校史学习、讲解员培训、试讲等方式,成立新一届的两馆讲解员队伍。2014年高考成绩揭晓后,淄博六中两馆2011级学生讲解员耿畅以裸分总分702分的好成绩成为两馆学生讲解员的榜样。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秋意渐浓。笔者笃定相信在这丰收的时节,淄博六中每位新生的心中都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它一定会慢慢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苏建)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