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仁川后的第二场雨。
只是这场雨比第一场雨持续的时间更长,从昨天下午一直到今天下午,整个仁川笼罩在一片朦朦胧胧之中,灰暗色成为了主色调。
6:30(北京时间5:30)手机闹铃不和谐地发出了恼人的丁零声,在静谧的早晨显得格外刺耳。起床、刷牙、洗脸……简单吃早餐,从入住的宾馆出发时,时间指向7:20。
一路急行,到达仁川富平地铁站的时候刚好7:30。韩国人通常上班都非常晚的,不过这次,等地铁的人挤满了站台。今天怎么这么多人。对了,今天是周一。早起的记者有料采,早上班的员工有钱挣。
8:20,到达MPC所在的仁川大学站。下车,又是一阵急行。终于在8:30第一趟去皮划艇比赛场馆的班车启动前准时抵达。本以为第一趟班车不会有多少记者前往,毕竟这个皮划艇项目在国内不是什么热门项目。这一回,我错了。一上车,黑压压的全是去采访皮划艇的记者,我是最后一个赶到的。
两个小时后,记者抵达了皮划艇的赛场。雨还是在细细密密地下着,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11:00(当地时间),当天12枚亚运会皮划艇项目的金牌争夺正式开始。在第一个项目,男子皮艇1000米决赛中,中国队的毕鹏飞获得了第四名,随后进行的男子1000米划艇,中国队的王龙魁获得第三名。第三个项目,周玉帮助中国队获得了首金。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度过。比赛在一项一项的结束。
12:00,终于等来了由任文君、黄洁仪、马青、刘海萍组成的女子4人皮划艇队参赛。比赛开始,还是像预赛一样,前半程她们没有优势,一度排在了第5位。后半程,这四位姑娘划的皮艇犹如加上了助力推进器,在最后50米处在了第一的位次,这一位次直至比赛结束。在艇上第三位次的是来自淄博的马青,反戴着帽子的她在艇上显得非常特立独行。冲过终点的一刹那,这位90后的小姑娘摘下帽子,猛地向空中抛起来,随后双手食指指天……
“我激动,我真的激动,这是第一次参加亚运会,第一次参加就能拿到冠军,能不兴奋吗?”“真的要感谢我的队友们,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才最后成就了这枚宝贵的金牌。”马青对记者说。
“别影响了下午的比赛,赶紧的参加药检,准备一下。”一旁的主管教练高蓓蓓对马青和她的队友说着。
“马青,你是哪一年的?”
“1992年的。”
“要不是年轻,这第二块金牌就稳了。有些可惜。”高蓓蓓教练对记者插言到。
“已经非常不错了,第一次参赛就一金一银,这样的成绩放到哪个队员身上都是佳绩。”记者赶紧打圆场。
看得出,不光是教练遗憾,就是这位小将也是满肚的不悦。0.599秒的时间差,这枚金牌丢得真是有些遗憾。
在记者席上,记者用相机拍摄下了女子双人500米皮艇决赛那最后惊心动魄的20米。照片上显示,马青和任文君冲刺时刻,马青的划桨动作已经和任文君有些不协调了,这在双人项目上是非常要命的。
也许是老天都感到遗憾了,竟然感动得“哭了”。颁奖的时候,那个雨下的真是把在现场拍摄颁奖的记者淋得不知所措。
500米皮艇颁奖完毕后,马青也没有多少喜色。“没什么,没什么,谁都是从失败到成功的,你就当这次的银牌是为下次的金牌做铺垫吧。年轻,有的是夺金牌的机会。”高教练终于从“批评”转向了“表扬”。马青的脸上有了那么一丁点的笑容。
马青低着头跟在高教练后面,向中国队团队驻地走去。
时间指向19:00。又是一整天。
19:30,坐上回新闻中心的班车,来的时候还是挤得满满当当,而这次连上司机只有6个人,其中有4个哈萨克斯坦记者。今天哈萨克斯坦队夺得了5金、3银、2铜,是绝对的赢家。
对马青,对我这位来自家乡的记者来说,1金1银,我们也是绝对的“赢家”。
雨停了,天黑了。感觉幸幸福福的。
(本报特派记者宓家峰9月29日发自仁川)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