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香菇“太空包”送进“空调大棚”进行培养
图为香菇采摘现场
与工业企业相比,农业企业的发展往往存在诸多“短板”,如资金、技术等。对量大面广的“农”字号企业来说,能在国内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已属难能可贵,跨国发展近乎一种奢望。
淄博市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创造了奇迹。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低迷的不利情况下,该公司的菌棒出口却持续逆势上扬,以250%的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震撼。七河公司成功的奥秘何在?
□本报记者王克鹏
通讯员池冠男张玉敏
“商业模式决定市场。一个企业,要想赢得好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必具备全球化战略意识,能够整合全球资源,大胆‘走出去\’。‘走出去\’的前提是练好‘自身\’,企业的内生动力就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作为一个从山村里诞生的农业企业,总经理苏建昌的话道出了七河公司成功的奥秘,更显示出当代企业家的魄力和远见。
小菌种大学问
“一般来说,好菌菇的标准主要包括外形、营养成份、产量等。外形要大小适中,菇盖要厚,不易开伞,菇柄也不能过长、过粗,否则会影响口感和营养;在营养上,以香菇为例,必须是多糖、高蛋白;产量同样重要,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七河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张振宇介绍说。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的菌菇首先要有好的菌种。
要说七河公司的菌种,那可是独有“秘方”。就像袁隆平研发的高产优质水稻,是经过不断地杂交、优选培育出来的。七河公司研发的优质菌种,同样也是历经了这一过程,目前仍在不断地进行种质研发和改良。张振宇告诉记者:“例如将品种好和产量高的两种香菇杂交,产出的优质品种香菇从每棒单产1斤增加到1.5斤。”自2000年七河公司成立至今,经反复实验和培育,通过单孢杂交,使优质性状集为一体,优中选优,研发出了“七河六号”和“七河七号”品种,营养丰富,菇质坚实、菇形圆整、肉厚味鲜、易保存,广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据了解,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生产环境也不尽相同,如果采用普通菌种,往往会“水土不服”,产量低,甚至绝产。为了适应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环境下出菇,公司着力在种质改良上攻关,使其适应环境更加宽泛,适合‘国内发菌,国外出菇’这一商业模式运作。同时,改良后菌种的优良性状更稳定,历经长时期也不会发生“突变”,抗病害、抗高温的特性也更加突出。
在过去,农民养菇大多是小打小闹、各自为战,制种工艺更是粗放型的,用来制种及菌棒的原材料大多为小米、麦糠等,配料靠估摸,随意性很强,种质安全系数低,成功率也低,很难保证菌菇品质和营养。
如今在七河公司,制种工艺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制种和培养的原材料改用优质杨木条和苹果木,包括粗蛋白、粗脂、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份,以及新鲜无霉变、颗粒大小、粗细、固性等外观物理质量,都要严格检测,绝不能含有害成分。另外,菌棒的大小、长短、拌料水分都精准控制,拌料时间在1小时以上,确保拌料均匀。这样,制作出来的菌种品质及安全有保证,萌发率高,抗病性强,大大缩短了培养周期和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适应工厂化生产。在运输环节上,菌棒出口前先进行预冷,然后置于集装厢车的冷藏柜中,全程恒温冷链运输,确保菌种质量。
企业的内生动力在于持续不断地创新。2012年10月,七河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引进优秀人才和国内一流的制种设备,在16人的研发团队中,有硕士6人、博士1人,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制菌具备了省级资质。同时,加大科研投入,与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联合研发,在产品品质和营养成分上重点攻关。
七河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继磊介绍,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研发创新,积聚了菌种培养的领先技术优势,从厂房设计、设备配置、日光温室建设到生产工艺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目前,七河公司拥有工厂化生产、大棚棚体等实用新型专利有6个,还有多项个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小菌菇大工艺
“农民养菌菇大多是‘土棚\’,棚体四周是砖头垒砌,或用泥巴堆起来的,顶部为单层的塑料膜,有的是双层膜。”在七河公司新开发的鲜香菇生产基地,三分厂的技术大拿马素华主任向记者介绍说,普通单层棚只有1—5月份可以培养菌菇,6—8月份温度过高,9—12月份温度过低,不便于控温,都不易出茹。普通双层棚两层之间通水管,到降温的作用,但注水过程相当麻烦,费工费力、效率低,夏季气温过高时也无法控制。
“我们的大棚就大不一样了!棚体材料全部为韩国进口,采用日本技术。将传统单层棚、双层棚变为独立的车间培养,能很好地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自动化程度及遮阳、防风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确保了产品质量。”马素华介绍说。
菌菇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每一道流程、每一个工种都有专人负责。据介绍,采用七河公司模式培养香菇,每棚可容20160个菌棒,容量大、单产高,太空包内装苹果木木屑,出菇质量优,特别是培养周期短、出菇快,菌棒一般3天就能出蕾,4—7天后即可采菇,一个周期70天能出3茬菇,最多时一天采上千斤。
大生产大市场
七河公司创造了“国内发菌,国外出菇”的商业运作模式。今年4月,七河磨菇西雅图分公司开始出菇供应美国市场,并一炮打响,七河香菇的品质深得美国客户和消费者青睐,鲜菇销售一直供不应求。
苏建昌总经理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的出口量比去年又增长了2.5倍!”
正如苏建昌所讲,“‘走出去\’的前提是练好‘自身\’”。七河公司历经多年的研发培育的“七河六号”和“七河七号”菌菇,在韩国、日本和美国市场受到广泛欢迎。今年,七河公司又引进了全自动菌棒接种机等先进生产设备,新建的三层大型全自动温控培养车间,日产香菇菌棒达6万棒,菌棒培养环境更加优化。
七河公司的海外基地业务不断拓展,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9%。从2月份开始,公司分别在美国西雅图和宾夕法尼亚成立了七河蘑菇西雅图分公司和七河食品宾夕法尼亚分公司,新建了两处香菇生产基地,从4月份开始批量发货,其中宾夕法尼亚子公司持续每周发一个专柜,销售量大幅提升;自2月份开始,新开发的奥克兰客户也是平均每周一个专柜。在韩国,七河公司在平泽、江原道新建了3个出菇基地,上半年出口量较去年增长80.6%。同时,七河公司在名古屋、千叶县新增了两个香菇生产基地,日本客户“订单”成倍增长,市场销售量较去年上半年增长372%。
七河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赵国凯告诉记者,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下,今年七河公司的年度销售目标由去年的400万棒增加到1000万棒,截至7月25日已完成出口580万棒,出口势头强劲。
眼睛同时盯着国际、国际两个市场,大量的香菇菌棒源源不断输送到海外,菌菇成品主打国内,使七河公司产品营销游刃有余,不仅没有受市场低迷的影响,反而供不应求。七河公司加强与大型商超、品牌企业合作,目前已成为海底捞、大润发、潍坊佳乐家、中粮集团的菌菇主要供货商,与百胜旗下肯德基、康师傅的合作也正在洽谈中。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