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淄博新闻 > 正文

花甲拾贝 被褐怀玉 ——读刘传渭老师文集《子衿悠悠未了情》

来源:淄博日报 2014-07-25 18:51   https://www.yybnet.net/

□张良波

盛夏之季,酷热之时,有幸拜读刘师传渭新出文集《子衿悠悠未了情》(以下简称《未了情》)一书,顿觉一缕透骨的清凉。亲切,熟悉,质朴,隽永,过目之处,仿佛回到三十年前刘老师上课的讲堂。再联想这些年刘老师华发渐多而勤勉依旧,年届花甲而执著不改,便从内心感慨老师这本文集:童心不曾泯,真情何以了。

与刘老师结缘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淄博师范学校,刘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和文选写作老师。课堂上,老师洗得泛白发旧的中山装上衣,严丝合缝,朴素中显现着郑重严肃,板书更是中规中矩,不偏不倚。老师来自山区农村,周末也会回家劳作,周日的晚自习偶尔会看到他衣服上残留的田间痕迹。懵懂的我,曾在作文本里夹了一张字条问老师:作文以至于文学有何实际作用?也未指望老师会回答我,心想顶多在讲评作文时提一下。在一个晚自习前的傍晚,老师把我叫进他的宿舍,解答我的疑惑,记得大概的内容从日常生活谈到若干名人大家。十六七岁,悟性又差,虽然当时似是而非地点头称是,其实我并未真正领悟老师的话。直至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再读老师的文章,终算是补上这一课。

朴实的文字配以简约的装帧,《未了情》整部文集的风格就像作者刘老师本人,内秀于心。从教学见解到讲稿作业,从诗歌散文到随笔所感,作者如海滩捡贝的孩童,以巨大的热情把多年的累积收集串联起来,凡八十三篇二十二万字,呈现在读者眼前。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凡俗的旁白,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责任担当精神,散发着作者的率性真情。

文以达意,《未了情》了却了作者多年的夙愿。刘老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勤于思考,长于发掘,善于总结,不辍笔耕,在诸多教学报刊发表了数十篇颇有见地的教研论文。其中多篇获全国奖项,如《“心内轻焉”注释未当》一文,发表不久即被采纳于新版初中语文教材。对于诸如此类的成果和思考,作者极为珍视,能够在退休后不久得以结集出版,留以后人,一来了却心愿,二来也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发挥余热。

文以言志,《未了情》饱含着不懈的精神追求。《教坛拾萃》、《学海无涯》两部分,尤其体现了这一点。一个句读标点,一条词语释义,一个观点辩析,一篇文章鉴赏,作者都条分缕析,言之成理,娓娓道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作为基层语文老师的那种严谨、精细、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至于不惑之年尚且如小学生一般一笔一划摹写、抄录,完成进修作业。其对待学习的真劲、韧劲、钻劲,更使某些把进修学习当成镀金镶边的“时尚人士”,连望其项背的资格都没有。

文以载道,《未了情》发散着知恩感恩、不俗不媚的正能量。透过教学研讨类的文章,是作者严谨、认真和负责的师德师范,是作者对学生、对事业的大爱真爱;透过不多的演讲稿、歌词,是作者位卑未曾忘忧国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透过诸篇随感随笔类的散文,则是作者对故土、对亲人、对师长、对同事、对朋友、对美好生活、对大好河山的那份浓浓的情思。凝练无华的文笔,不唯上,不媚俗,只有尚真尚实,清澈见底。

文以化人,《未了情》折射出人品文品的亮光。作为不才后学之辈,我毫无资格对老师的人品文品进行评价,但从作品本身给我的感受和对老师的了解中,再次证实了作家霍达的那句话:“作家的赤诚与否,是瞒不过任何人的眼睛的,有着卑劣灵魂的人,写不出真善美的好文字。”人品决定文品,此话即使不完全正确,也不无道理。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正是作者刘老师独立不改的坚守、坚持和奋进、奋发,才有《未了情》文集的诞生,也才会有更多人们品味到作者《未了情》中的“情”。

当然,有丰厚积累的刘老师肯定还有诸多的未了之情,我们期待着刘老师更多的佳作问世。

新闻推荐

左剑虹教授师生展将开展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花甲拾贝 被褐怀玉 ——读刘传渭老师文集《子衿悠悠未了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