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民
从5月7日《淄博晚报》得知,作为第七届淄博市读书节重点活动之一,著名诗人汪国真5月17日要来淄博讲课。17日正好是星期日,便邀几位好友前去听课。
自己不是诗人,也非“文学老年”,只想目睹一下中国顶尖诗人的风采,在“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甚嚣尘上的时代,纯文学的发展到底到了怎样的程度。汪老师从诗从生活中来;艺术是相通的;诗是含蓄的;诗是夸张的四个方面讲了诗歌的创作以及书法和音乐的实践。听罢全课,因文学素养一般,很难从文学、书法和音乐的角度解读汪国真的成就和艺术价值,但从他的讲座和作品中还是能窥测出对人生的一些认知和感悟,似乎是有一定经历和阅历人的灵魂的共振和碰撞,让我感同身受。
“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是诗人在《旅程》中的一句,简单而深刻,它揭示了人自我意识的突破。毛泽东同志说过:“人贵有自知之明”,讲的是有自知之明乃人最高贵的品质。但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的人只是说自己这好那好,从来不顾及别人的评价和感受,不明白从别人那里认识自己的硬道理,到头来落了个孤芳自赏,骄纵自傲的境地。诗人汪国真在《山高路远》中写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是诗人对人的积极和能动性的理解,看起来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体裁,其实是人的境界和目标的一种超然,是山高人为峰的霸气、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只有有了信仰和追求,山不再高,路不再长。“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这虽然是描写爱情的诗《嫁给幸福》中的一句,从要输就输给追求的诗句去理解,它是昂扬和励志的醒言警句。追求无止境,大凡有成就的人,最后都输给了追求,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人,皆输在了纠结、颓废和怨气之中,而且输的惨不忍睹。“君不伤我我何伤”则是展示修养和道法范畴的话题,伤人之徒非君子,君子之士不伤人。伤人非君子所为,君子伤人我必伤,小人之伤又何伤,如果认为被小人伤害是伤,岂不知自己也与小人同日而语了。“实力就是机遇”,我们经常的抱怨机遇不好,而忽略了自身的实力,实则是强调客观而忘却了主观,真的实力增强了,思想强大了,一个机遇错过了,另一机遇又送上门来了,人生之花可以绽放一年四季。“我醒,因为过去的执迷。我悦,因为过去的痛苦”。诗人在字里行间中释放出的是一种人生哲理,将人认识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理性的总结,不蔑视执迷,不记恨痛苦,昨天的执迷和痛苦是今天的清醒和喜悦,是明天的鲜花和辉煌。
两个半小时课匆匆而过,时间不长,知识容量很大,但上面的六句诗却深深的植根在我的脑海里,它启迪了心智,反衬了自我,从量化的哲理中悟到了生活、工作和人生的真谛,真的感到超出了此前的预期,不虚此课。
自《淄博晚报》举办读书大讲堂以来,先后有马瑞芳、张炜、莫言、王蒙、乔良等重量级作家来淄讲课,我作为混界的听课人,每次都来凑凑热闹。中午报社编辑让我陪汪国真老师共进午餐,给了我一次近距离接触汪老师的机会,在言谈话语中,从更深层次加深了对汪老师的认识和了解。汪老师谦卑而和蔼,睿智而执着,敏锐而精明,对很多问题(除诗、书法、音乐)都有不凡的洞察和理解,而且都能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受益匪浅。快乐惬意的时间总是感到短暂,下午汪老师还有活动,我们只能依依惜别,期待再次相逢。
新闻推荐
8子女惦记退休金要爹不要娘 现实版“墙头记”丢了良心伤了爹娘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