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陶产业是淄川的传统产业,一度被刻上了能耗高、档次低、占地多、污染重、贡献小的烙印。近年来,淄川区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行政推动、企业主体”的思路,采取环保、安全、税收等行政手段,引导建陶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转调之路,由规模扩张向科技创新转变,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依托科技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
淄川区连续举办了6届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建陶企业踊跃参与,在招才引智、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使淄川涌现出了大华陶瓷公司的原装边木纹砖全国行业第一品牌,雅迪陶瓷公司的墙面砖,锐意陶瓷、欧嘉建陶、新博陶瓷的喷墨微晶石砖等一系列响当当的产品。技术创新也为淄川建陶业赢得了荣誉和实实在在的好处:金狮王陶瓷公司研发的“青花瓷”仿古砖荣获首届“中国陶瓷设计大赛”唯一金奖;强赛特公司研发的瓷砖釉料“窑变釉”技术被竞价高达500万;淄博轩鹏建陶改进施釉技术,生产的双层釉地板砖成功出口欧盟、中东、日韩等高端市场……
综合行政手段
倒逼建陶产业转型升级
环保倒逼。全区先后开展了煤气发生炉整治、环保除尘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关停28家不达标企业,淘汰建陶落后产能5000万平方米。
安全倒逼。制定建陶企业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规范,培训建陶行业操作人员2000余名,实现安全视频信息实时监控,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主动退出了市场。
税收倒逼。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按照占地面积、生产线长度对建陶企业的纳税额度进行核定,平均每条线增加税收50万元,全区年增加税收过亿元,建陶产业的财税贡献率实现翻番。
能耗倒逼。实行能耗权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对能耗指标和环境容量进行公开拍卖,促进建陶行业加快节能技改步伐。经过综合治理,全区建陶企业的单位能耗下降三分之一以上。
产业与市场融合发展
叫响“江北瓷都”
淄川区牢牢把握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在更高层次上再创“江北瓷都”品牌。
高度重视品牌运营成为淄川建陶业崛起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全区建陶企业中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山东名牌1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5个。连续承办的6届中国(淄博)陶瓷博览会和中国(淄川)建陶卫浴交易会使之区域品牌影响力明显提高。
总部经济带动了淄川建陶业向着更高层次迅速发展:淄川建材城、中国财富陶瓷城等传统市场的改造升级,年交易额达到180亿元,成为江北最大的建陶物流基地。双杨镇规划了淄川陶瓷总部基地,投资30亿元的东鹏建陶总部基地也已开工建设。
“应该说,淄川建陶业的再生给我们的启迪是宝贵的: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科学发展的唯一出路,科技创新是推动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行政手段是倒逼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品牌运营则是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艰辛的努力,淄川的建陶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的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产业集群的成熟度已经赶上广东佛山,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区委书记杨洪涛自豪地说。
新闻推荐
洪山镇打造—— 淄川东部新城聊斋文化名镇城区后花园 □本报记者董学宏通讯员李红蕾江波
区大班子领导观摩点评...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