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桓台新闻 > 正文

张建宏和东岳的铁血DNA

来源:淄博晚报 2018-10-31 06:07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档案

张建宏,1960年11月生,桓台人。现任东岳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曾任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十一届、十二届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共淄博市第十一届市委委员。曾获“第四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等荣誉称号。2018年10月,入选“改革开放40年全国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中国民营经济40年风云人物”名单。

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淄博市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东岳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建宏榜上有名。

从1987年的两台被国有企业淘汰的旧设备起步,历经31年艰苦创业,在张建宏的带领下,东岳集团成长为氟硅材料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即使离开军队,张建宏骨子里的军人作风一直伴随着他,军人情节一直流淌在他的血液中。张建宏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大胆决策,果断拍板,为东岳打造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铁血DNA。

干就干出个世界第一

东岳集团从事的氟硅材料产业,是国防、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以及综合国力、群众生活所需的关键材料,被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

1999年初,在全球关注臭氧层保护的大环境下,张建宏从报纸上看到清华大学物理专家朱明善教授在制冷剂替代品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当时,作为民营企业的东岳集团已经在制冷剂产品的产能上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高达30%以上。为了联手清华,获得与朱明善教授合作机会,张建宏一年往返北京十多次。为了能够见到朱明善教授,他甚至来不及吃午饭,顶着太阳等在朱教授门口。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朱明善教授。1998年7月9日,东岳与清华正式签约,成立东岳清华绿色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绿色环保制冷剂替代产品,由此获得了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目前,东岳绿色环保制冷剂达31个品种,生产能力已达40万吨,居全球第一位,成为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

2000年,张建宏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国际国内行业最前沿的科技走向,决定要上3000吨/年“塑料王”——聚四氟乙烯项目。这在当时是国内最大的生产装置,千吨以上都是引进的国外技术,而东岳要整合国内技术干3000吨。面对来自业界的质疑,张建宏一个个拜访专家与他们交心,告诉他们:“我们要坚决干这个项目,成了算大家的,不成,算我张建宏和东岳的!”

2002年5月26日,经过仅仅11个月的建设,以同行三分之一的人员、三分之一的时间和三分之一的投资,东岳3000吨/年聚四氟乙烯装置一次试车成功。东岳不仅成功上马了这一项目,还用短短几年时间超过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满足了我国军事重点领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张争气膜一张争光膜

我国是氯碱工业第一大国,因为核心技术离子膜一直被美日两国垄断,我国氯碱工业一直受制于人。

2003年正在从事全氟离子膜研究的张永明博士与东岳结缘于杭州的一次行业会议上,由此东岳集团开始了离子膜的研发和攻关。此后,在全氟离子膜的研发道路上,一路风雨并肩同行。

“举国家之力完成不了的科技攻关项目,你一个民营企业能干得了?!”研发尚未正式开始,质疑接踵而来。然而军人出身的张建宏不为所动。他深刻地认识到,离子膜的研发并不只是为了东岳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国家氯碱工业发展的未来。

历经八年艰苦研发,2009年9月22日,是值得东岳人铭记的日子。这天凌晨2点,1.35米×2.65米工业规格的全氟离子膜在东岳集团成功下线。当看见离子膜缓缓走下生产线时,现场所有人眼里都充满了喜悦的泪水。氯碱用全氟离子膜向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刻,张永明给张建宏发了一条短信:“董事长,谢谢您陪我们一直担惊受怕了8年”。这条短信,张建宏直到现在也没舍得删。

2010年6月30日晚9点48分,东岳离子膜在完全国产化的万吨级工业氯碱生产装置上一次通电成功,并产出了合格的氯碱工业产品。从此,中国氯碱工业长期以来受制于人的历史被改写。国外进口膜价格应声而落,直跌50%以上。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全面淘汰非离子膜工艺氯碱落后产能,全国每年节电54亿度,节约标准煤2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8万吨。东岳全氟离子膜下线之后,面对国外对该技术的绞杀和市场打压,东岳与上海交大再次进行了六年的升级换代和市场应用技术攻关。2017年7月14日,营口市的营创三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整台套万吨氯碱装置用上了东岳集团最新一代国产氯碱膜DF2806,该代膜打破了东岳研发成功以来国外同行企业的围追堵截,各项运行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东岳集团在张建宏带领下还与奔驰福特联盟(AFCC)攻克量产氢燃料电池膜。随着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石油等地下能源的不可持续,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新型环保能源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东岳与上海交通大学通过科研攻关,又攻克了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材料氢燃料电池膜。之后,在奔驰、福特联盟(AFCC)全球招标中胜出,双方合作进行量产氢燃料电池车的稳定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科研攻关。历时3年,东岳燃料电池膜测试行车里程达到6000小时,全球领先,应用于奔驰的量产氢燃料电池车中。这对我国占领燃料电池车世界科研制高点,推动全球清洁新能源电池车产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今年,东岳功能膜及高端氟硅新材料项目更是作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的新材料类项目成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

三十而立,东岳再出发

东岳以燃料电池膜为代表的膜材料和航天润滑油等项目,打造高科技新亮点、新名片、新高度。2017年,东岳组建成立了东岳未来氢能材料公司,目前已正式运营,确定的8个项目也计划今明两年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张建宏把眼光放到了更广阔的领域。有机硅材料性能独特,用途广泛,为其他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不能比拟和替代,被国家列为七大高新技术领域的新材料产业之一,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纺织、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农业、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均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机硅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改造传统行业、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也是山东省科技创新和产业投资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支持产业方向。本世纪初,由于国内技术和产能的限制,有机硅材料大量依赖进口,高端材料缺口更大。了解到这一情况,张建宏冒着巨大风险,斥资15亿元建成了16万吨有机硅装置,通过技改扩建,达到了年产25万吨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能力,位列有机硅行业全球前十、中国前四。同时,公司也是国内重要的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供应商,现拥有硅橡胶、硅油、气相白炭黑等各类下游产品120多个规格。东岳的“塑料王”聚四氟乙烯新品“18A-30”与国内的嘉日公司联手,经过第三方加速老化实验和一年多试用,成功应用于“复兴号”高铁的车厢间顶部耐磨板,替代原橡胶材料,寿命提高2倍以上。在国家大飞机C919项目中,东岳F206分散树脂与国内企业嘉祥合作,承担了密封材料国产化替代子项目。东岳另一个拳头产品PVDF顺利通过美国UL、德国TUV和日本JET论证,高质高价进入水处理膜、海水淡化膜、太阳能封装膜等全球高端市场供不应求。

31年来,张建宏带领东岳找到了新的发展目标:打造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企业,打造两个替代和智能制造新引擎,建设千亿级氟硅产业园区,打造高科技智能化企业,尽快实现氟硅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高铁、电子和环保等产业的国产化替代,承担起中国由氟硅材料大国向氟硅材料强国转变的历史重任。

(晚报记者伊茂林通讯员鲁童于超)

新闻推荐

淄博市出台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方案 三年内90%以上危险废物园区内就地处置

晚报讯(记者袁一军)市民朋友们都知道,家里用过的电池,不能作为普通垃圾一丢了之,但具体往哪儿放,怎么处置,却并不清...

桓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桓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我和体校的缘分2018-10-23 09:51
猜你喜欢:
评论:(张建宏和东岳的铁血DNA)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