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王锐)在炎热的天气里,游泳算得上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了,但与此同时,频频发生的游泳溺水事故也成为了安全“黑洞”。记者昨天从淄博蓝天救援队了解到,8月16日傍晚,博山区域城镇平堵沟村一村民在游泳时不幸溺亡,昨天中午,遇难者遗体已被打捞上岸。男子溺亡昨日中午打捞上岸
淄博蓝天救援队副队长李华告诉记者,该溺水男子姓王,今年44岁,事发当天17时许,他来到平堵沟村附近的拦河水坝处,想下水游泳。“这一拦河水坝所形成的水域是季节性的,现在正值雨季,所以拦河水坝的上游形成了一个河道型水库,溺水者所在的水域宽度达到了200米左右。”李华说。王先生下水后不慎溺水,附近村民见状立即报警求助。
当晚18点,淄博蓝天救援队也接到了求助电话,迅速组织队员报备前去打捞。从当晚18点58分起,参与救援的20名队员陆续到达现场,制定好打捞方案后,队员们在19点06分开始打捞。李华说,因为接警时间较晚,救援人员开始打捞后不久天就黑了下来,夜间视线受阻,水域情况不明,不利于展开搜救,且目击者未能确定王先生溺水的准确位置,这些都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开展。救援人员乘坐冲锋舟进入水域,采用水下声呐设备和水下高清摄像机定位的方式进行搜救,就这样,20名队员一直紧张工作到8月16日22点30分左右都一无所获,因为照明条件不利,只好暂时收队。
昨天早上6点45分,又有11名队员陆续来到平堵沟村参与救援,在进行地毯式搜索的同时,队员们还6次下水,使用锚钩进行打捞,终于在昨天中午12点31分确认了溺水者,并在5分钟后将溺水者的遗体打捞上岸。户外野泳隐患多勿存侥幸心理
8月8日,家住桓台县马桥镇顺河村的何姓村民在引黄水区中游泳不幸溺亡。8月10日,淄川区寨里镇孤山村一名18岁的准大学生在水塘边钓鱼时不慎滑落水中溺亡。自本月以来,本报已经接连报道过两起类似的溺水事故。通过梳理之前发生的溺亡惨剧记者发现,这些事故都是发生于野外无人管理的水域。逝去的生命,已经在为市民敲响警钟:野外水域看似平静的水面,实则水里危险重重。河流里布满水草、容易缠住游泳者的脚;水库很深,如溺水救援几率为零;山中水塘里淤泥集聚,一旦落水很容易被困。然而,许多市民还是怀有侥幸心理进行户外野泳。
本报提醒广大市民,野外区域没有安全防护措施,在不了解水域状况和水温的情况下盲目下水,容易发生抽筋现象,在遇到淤泥、水草、暗礁等时自救能力减弱,救援难度较大,很容易错过最佳救援时机,江、河、湖等非游泳区的水位多变,且水底有大量淤泥水草等杂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地带,即使深谙水性,猛然呛水都会让肺部难以承受而瞬间毙命。因此,如要游泳,请选择正规的游泳馆或者有安全保障的游泳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春晓通讯员张振蒙“真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在让俺从农民变成了村里的‘股东\’,又多了一份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收入。我活了70多岁了,以前从不关心村集体资产,认...
桓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桓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