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花鸟糖成画 “雕虫小技”名扬海外

来源:淄博晚报 2018-09-17 09:26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童年记忆里蕴含着老祖母浓浓爱心的虎头鞋,少年时代明媚春光里远远飘来的那曲悠扬清脆的陶笛声;巷尾小店里摆满了蒲草扇、柳条筐;街头铁匠铺里炉火正旺,淬火过后一把铁壶成了小铺子的招牌;邻家那个手巧的大叔,手工雕刻出来的木雕、蛋雕、核桃雕装点着老家的门楣和书柜;满院子的红木刨花,一室的笔墨纸香。花鸟画、锦灰堆、泥塑、刻瓷……这些渐渐隐没在岁月深处的老物件,像一个个满载故事的小船,悠悠划过心湖,便荡漾出一波文化的涟漪,满湖面都是故事。手艺、工匠、技能,那些传承千年的老物件,每一件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岁月变迁,老手艺背后那些让人难忘的故事,仍像一首诗,透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寻访这些老物件,挖掘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传承文化,留住这座城市的民俗记忆。今日起,本报开辟“老物件新时尚——探寻淄博民俗工艺品”新闻专栏,全城寻访民俗手工艺品。您家里如果有老物件,您的家人或朋友如果是老物件的手工艺传承人,请拨3184500、8271110跟我们联系,我们一起追寻淄博民俗老工艺品的风采,探访文化背后的历史传承故事。

每一个笔画都是花鸟鱼虫,动静之间重新组合而成的字,有着轻灵跳跃的美感。一行字,就是一幅意味深长的民俗画卷。高青县花沟镇杨庄村一所安静的农家小院里,耿曰豪、张桂芬夫妇正在秋日的阳光下“创作”,室内大书案上,耿曰豪书写的“宁静致远”,由上十种花鸟鱼虫组合而成,行笔流畅、画面舒展,满室的笔墨香让传承了上千年的这种“雕虫小技”有了新的时代韵味。而院子里,妻子张桂芬也在“挥墨创作”,熬糖、打板、勾画,一气呵成的一只蝴蝶展翅欲飞。夫妇俩凭借这身绝活,不仅名扬海外,而且将日子过得热气腾腾,他们已经大学毕业的儿子耿超也师从父母,于沉默间领会花鸟画与糖画的无限魅力。

祖传手艺勤学10年方能出徒

9月5日上午,记者走进耿曰豪、张桂芬夫妇家,客厅内一张大大的实木书桌很是引人注意,桌上摆满了笔墨颜料和纸张,似能猜出他们的作品都诞生于此。环视屋内,墙上挂满了花鸟画,有的还装裱起来,专门制成了日历,很是好看。

今年50岁的耿曰豪从小喜欢画画。他告诉记者,花鸟画是祖上传承来的技艺,自己一上小学就随着父亲学习美术,十七八岁初中毕业的时候就能独当一面,可以卖画为生了。“画好花鸟画必须要有书法和美术的功底,起笔落笔都要提前在心中琢磨好。你看这福字,蝴蝶做点,鱼做偏旁,凤凰为田,荷花、牡丹、百灵各有位置。”说话间,耿曰豪拿起他自己制作的专用工具,随着手腕的灵活转动,一幅颜色艳丽、寓意吉祥的花鸟画就跃然纸上。那些镶嵌在汉字笔画中的花草和飞鸟仿佛有生命一般,把汉字的含义生动的表现出来。

记者观察到,耿曰豪作画并不是用毛笔,而是用特制的布块。“为了画好花鸟画,我换了好几种材料,后来发现丝布效果最好,就专门用丝布捆扎成了画画的工具,纸张则是铜版纸和宣纸两种。”耿曰豪说:“花鸟组合成字看着简单,其实没有个10年的美术功底可不好办。儿子耿超跟着我学了七八年了,我觉得他还要再继续磨练磨练。”

面对着满墙的花鸟画,耿曰豪看着很是自豪:“你看这是画在铜板纸上的,成画快,颜色更鲜亮。而宣纸对下笔的力度要求更高,稍微一用力就会晕破纸,我琢磨着试验了大半年才创作成功。用宣纸做花鸟画,这在山东省还是创新呢。”

“雕虫小技”名扬德国

花鸟字又称龙凤字、飞白书、鸟虫书等,因其用字为载体,把字的笔画用花、鸟、草、鱼、虫、山、水、螺线等图案替代,按基本字形组成,集绘画书法为一体,故而得名。汉唐时代就有“雕虫小技”的说法,传承千余年的这种文化,到了今天,又有了不同的时代韵味。而凭借着一手花鸟画的传统技艺,耿曰豪父子俩名扬德国。耿曰豪向记者介绍,从2016年开始,他已经连续两年赴德国龙堡参加圣诞节文化交流活动。“德国龙堡的圣诞节庆祝活动很丰富,我们去时发现很多国家的人聚集在这里过圣诞节,他们对于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花鸟画很感兴趣。我和爸爸穿上唐装,又专门在自己的店面里挂上了中国国旗,就是希望这门中国传统工艺名扬德国。”耿超说。

在德国进行文化交流期间,耿曰豪父子俩冒着严寒从中午12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花鸟画啧啧称赞,他们更是坚定了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

一到冬季的农闲时节,耿曰豪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指导耿超练习书写花鸟字。25岁的耿超从青岛一所大学毕业后也找过几个工作,不甚如意,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师从父母学习花鸟画和糖画。“我是学艺术设计的,对艺术有割舍不下的情怀。看爸爸每天忙着作画,我心里也想多学一点,身上有技艺才能走遍天下!”耿超笑着说。

年过40仍学艺糖画再创辉煌

张桂芬,耿曰豪的贤内助。耿曰豪走南闯北四处推销花鸟画时,是她在家里承担起了种地的责任。“我有时候和老耿聊起来,觉得自己光会种地不行,我也想学点手艺。他通过画花鸟画琢磨出了画糖画的门道,就手把手教会了我,那年我都40多岁了。”张桂芬性格爽朗,她也没想到糖画这门老手艺,在夫妻俩手里焕发了光彩。“现在她能和我一起出来参加活动了,我画花鸟画,她画糖画,都是四五分钟就能完成一幅作品,挺有成就感的。”耿曰豪这样夸赞自己的媳妇儿。

在画糖画上,张桂芬算是半路出家,但毕竟有画功傍身,倒也简单自在。看着耿曰豪给记者演示花鸟画的画法,张桂芬也忍不住要秀秀手艺。只见她从屋外的门廊拎出一个沉甸甸的塑料袋,里面满是不规则的糖块,她告诉记者这是早前熬好备用的糖块,用的是麦芽糖和冰糖,得在小火上不停搅拌40来分钟才行,分分钟离不开人。“画糖画时再把糖块拿出来,小火熬化就能用,不费工夫。一样要开小火慢熬,要熬得不稠不稀才好作画。”张桂芬告诉记者,她不懂什么糖与水的黄金比例,向来是依着感觉走。

眼看糖熬到了火候,张桂芬舀起一勺,在铁板上画龙、画蝴蝶、画小兔子......一笔成画,糖丝相连,动物的眼睛便用勺子把一压,栩栩如生。黏上竹签,便是集市上人们拿在手里的模样。张桂芬告诉记者,自从学会了画糖画,她经常和丈夫一起走南闯北,或是参加大型文化活动表演,或是到著名文化场馆广场设摊,更多的则是到乡村的集市上,写花鸟字,卖糖画……夫妻俩的生活其乐融融。

耿家门前就是一大片庄稼地,看着等待收获的玉米,耿曰豪笑着说:“尽管我们凭着花鸟画和糖画这些‘雕虫小技\’让生活变了样,但我们还是农民,永远离不开脚下的这片土地。外出画画挣钱是次要的,土地永远是我们农民的根哪。”

新闻推荐

青城镇: “三色证书”助力精准脱贫

本报讯9月3日,高青县青城镇5名妇女领到了镇政府颁发的巾帼创业标兵“蓝色证书”。截至目前,青城镇通过开展“‘三色\’...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花鸟糖成画 “雕虫小技”名扬海外)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