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农村“返乡记”悄然成风

来源:淄博日报 2018-09-05 08:56   https://www.yybnet.net/

当各大城市正在上演“抢人才”热潮的时候,在高青,农村“返乡记”却悄然成风。高青长途汽车站,在外打拼12年的赵晓飞回到了家乡。车站内人潮涌动,他与年迈的父母紧紧相拥。这极富仪式感的动人场景,引得过往旅客频频回首。

与以往每年的离别不同,这次他回来就不打算再离开了。激动过后,赵晓飞没有立即回家,而是直接赶往县城的创业创新孵化园,去推介他酝酿已久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像这样的“返乡记”,几乎每天都在高青上演。人才回归,为农所用,正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今年春节过后,木李镇昌盛村的高春选择了留在家乡。从小喝着黄河水长大,高春身上满是黄河岸边农村汉子勤劳质朴的气息。背井离乡在外地闯荡15年的他,已小有成就。

“虽名为昌盛村,但并不昌盛……”每次回家过年,老家萧条落后的景象都会狠狠地刺痛他。今年春节,高春了解到镇上正在大力提倡村社共建,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让正愁报效家乡没有门路的高春一下子豁然开朗,他决定留下来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依托当地特色农业优势,高春注册成立了渌鑫蔬菜幼苗无土繁育合作社,投资450万元,流转土地120亩,集中打造特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原生态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循环生态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10个高标准的现代化育苗大棚内,已是绿意葱茏,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来自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客户络绎不绝,昌盛村重现生机。

对于唐坊镇谢家村的谢连波来说,回乡创业给他带来了多重好处:能够照顾一家老小,不再四处漂泊;将原先在外地的苗木基地放到家乡,规模变大,空间更足;新发展的清水龙虾项目,带领乡亲们实现了“多条腿”致富。

怀揣梦想的谢连波曾在外打工多年,拥有自己的苗木种植公司和电器制造公司。“在外闯荡久了,更愿意回来报效家乡,这样心里会更踏实。”为了找到那份“踏实”,谢连波回乡创办了联丰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了500多户社员跟着他一块发展苗圃。合作社的30多万株树,按照“以小养大”的原则,规避了市场风险,提高了收益。

清水龙虾养殖是他回村“二次创业”新上的项目,目前已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加入,销售高峰期日售量超过1吨。见多识广的谢连波又转战龙虾深加工,通过电商将即食龙虾等产品,以每斤50元的价格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黑里寨镇郭家村是个典型的打工村,全村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常年在外打工,村内留守儿童多、空巢老人多、闲置房屋多。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他们依托当地土地宽满肥沃的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建立森阳农业公司,不仅流转了村内的400亩土地发展有机蔬菜种植,还建起了蔬菜存储冷库、菌孢加工车间、温室蔬菜大棚和白背木耳种植大棚。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郭钊回来了,专门在公司负责基建,他提出村民带棚入股的理念,一身才学终于在家门口找到了用武之地;在新疆、东营等地食用菌行业历练20年的王金钱回来了,他的生产技术在食用菌行业小有名气,当听说村里建起了食用菌加工车间后,毅然放弃在外的高薪待遇,投身家乡建设。

境遇相同的两位新农人,回乡后的感受也惊人相似:“当年从这里出发,今天又回归这里,能在家门口找到用武之地,能与家人一起团聚,我们感到很骄傲、很满足!”

90后女孩田丽丽主动放弃留学机会,回到老家一门心思当起了农民。她牵头成立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大力发展绿色富硒奶牛循环养殖基地,形成生态循环链条,实现了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环境影响无害化。

“每当同学聚会,同学们都喊我新农人,我很喜欢这个称谓。农民是我的职业,农业是我的事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二代,我很自豪。”田丽丽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怀揣振兴梦的新农人,离不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这些年,有本事有能力的人都进城了,村里剩下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没有人气的‘空心村\’不落后萧条才怪!”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洪耀说,“农村不缺土地、不缺资源,加快人才回归,促进资金、产业向农村集聚,正是扭转落后局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早在2016年12月,高青县就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县里一方面加快促进外出人才的回归和乡土人才的培养,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搞好乡村规划,建立了农村返乡创业项目库,在土地流转、项目支持、金融扶持、分类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上山下乡”。

如今,“三农”讲习所这一新生事物,已在高青农村遍地开花。在青城镇豆腐陈村,每个月都有一个周末,村民们会挤在“三农”讲习所里,听身边的“农老板”分享创业故事。

今年4月,高青县又一处农民培训和服务基地——中化集团“MAP”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首期新型职业农民专项培训班开班。据高青县农业局产业办主任王少山介绍,MAP模式以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平台为新模式,从单纯依靠渠道分销产品的模式向技术服务商和“解决方案+产品包”模式转型。作为MAP模式的线下部分,可为农民提供“7+3”的农业托管服务,具体包括选种、配肥、植保、检测服务、农机服务、技术培训、智慧农业服务、粮食烘干仓储及销售、农业金融服务、农用柴油供应等。“我们通过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的服务,努力为各类农村‘创客\’解决后顾之忧。”王少山说。(王克军王磊)

新闻推荐

老高家的选举会 高青86岁老人高学勤当了32年义务天气预报员,想找接班人

看完7点钟的天气预报后,将当天信息用粉笔写在门外小黑板上……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儿,高青县木李镇高家村的高学勤一干就...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村“返乡记”悄然成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