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那碗面 那份情那个小村庄

来源:淄博晚报 2016-09-29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王华明

时常想起儿时母亲做的手擀面,面里、汤里沉浸着浓浓的母爱和家乡的味道……在外工作20多年,吃的面不少,却鲜有深刻印象,再没有一碗面能重拾那回忆、重温那亲情。然而,今年在驻村工作中吃的一碗手擀面却是令人难忘。正是这碗面让我感受到了村民的淳朴和可敬,也让我和这个村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下乡“水土不服”

2015年6月,我响应市公安局党委的号召,到省级贫困村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启了自己的下乡经历。

初到辛庄,这里天蓝水清,空气清新。村里有部分硬化路,沿街摆着垃圾桶,眼前的村子似乎没有想象中糟糕。但随着深入了解,发现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戴得不虚,集体经济为零,属于典型的空壳村。小村子仅有45户149人,贫困户就有11户。主街上寥寥几盏路灯,仅过年时亮3天,每家还平摊3元电费。村里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效益低下。目睹这些,我顿感身上担子不轻。接下来,我吃住在村,连续召开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收集第一手资料,寻找脱贫良方。通过调研,我发现辛庄人口虽少,耕地竟有550亩,人均耕地3亩多,土地资源优势突出,依托土地发展产业将是辛庄脱贫致富的重要突破口。正值7月份,是胡萝卜种植的大好季节。我带领40多名村干部和村民到“蔬菜之乡”寿光市参观学习胡萝卜产业,打算批量试种。尽管我苦口婆心,村民却不配合,令我多少有些心灰意冷。我1993年大学毕业,24年来一直在市局机关从事指挥中心、宣传等综合工作,原先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在这里几乎全部失效。在辛庄,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水土不服”。

得支持却一波三折

出师不利,我的第一把火就这样灭了。但是,胸前的党徽不允许我放弃。我在心里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带领辛庄脱贫致富,彻底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村民不配合归根结底是其对村集体和新任“第一书记”缺乏信任。做好群众工作,赢得村民信任是当务之急。我确定了“两步走”工作思路,第一步兴办民生实事,赢得群众支持;第二步围绕土地做文章,推动村里转型发展,带动脱贫奔康。

在市公安局鼎力扶持下,仅半年时间,我先后协调资金110万元,为村里实施道路硬化、旱厕改造、太阳能路灯、绿化美化、文化广场等十项民生工程,小村庄实现大变样,我用实际行动在百姓心中点起一盏明灯。“走到辛庄停一停,好像进了北京城。这小辛庄,看着跟别的村还就是不一样嘞。”62岁的魏凤莲大婶逢人便讲邻村对辛庄的评价,笑容里满是自豪。

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坚定了我大干一场的信心。今年3月,我引进300亩巨菌草种植项目,帮助村里注册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参股土地以每亩500斤玉米和500斤小麦的市场价为底金,盈利部分再按比例进行分红。这对村民意味着“一箭三雕”:一是只要土地入股合作社,不劳动就可以拿到钱;二是效益好的话年底有分红;三是有劳动能力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工资。然而,3户柴姓村民执意拒绝入股,令人始料未及。村干部轮番上阵都做不通工作。见他们为难的样子,我主动请缨包揽下这3户的说服工作。连续入户几天,见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其中两户村民都说:“只要柴倩倩同意入股,我们就同意。”

柴倩倩是典型的妇女当家,家里事她说了算,父母在邻村,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有一次我找她,她正在田里浇麦苗,一会撒肥料一会改水沟,手忙脚乱。我拿过铁锨帮她看水沟,同时耐心给她做解释工作,谈加入合作社的好处,谈村子的发展,谈农业、农村、农民的出路。“王书记,俺知道你不容易,俺也知道这事儿好,可俺就是不想加入!”随后,不管我说什么,她再也不肯多说话。

一碗面释疑解惑

初春的夜晚,感觉冷飕飕的。帮柴倩倩浇完地,已是晚上7点半,我悻悻的向村办公室走去,老远看到有人跟我招手。

原来,住在村委附近的温玉西大爷和魏凤莲大婶知道我因忙土地流转的事经常误了饭点,顾不上吃饭,就一直在路口等我。

“小王书记,还没吃饭吧?知道你回办公室走这条路,俺和你温大爷在这儿等了你快一钟头了!快来俺家吃碗面,暖和暖和。”“王书记,俺俩为争您到自家吃饭,刚才差点打起来。要不是你魏大婶早做好了手擀面,俺才不干呢!”魏大婶和温大爷你一言我一语。

一进家门,魏大婶便开始添水煮面。见我心事重重,温大爷打开了话匣子:“王书记,柴倩倩今天肯定让你吃了不少委屈吧。十几年前,她家盖房子时,因为宅基地纠纷与姓温的一家子打得不可开交,后来都打官司了,姓柴的和姓温的就算结下了梁子。现在咱村干部姓温的多,在她眼里现在村‘两委\’就是温家的。你也不要全怨她,她是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啊。”

听到这里,我心里突然亮堂了许多,明白了症结所在,明白了大爷大婶名为请我吃饭,实则为我支招解难题。接过魏大婶递过来的手擀面,我吃得格外香,第一次在家外找到母亲做的手擀面的味道。想到大爷大婶如此真心帮我这外来“书记”,眼睛有些湿润了。

小村蜕变村民点赞

随后,我和村干部辗转3个村,说服柴倩倩的父母、公婆及小姑子,“组团”去做柴倩倩的工作。柴母甚至撂了狠话:“王书记这是给村里办好事,你再这样挡着,俺可不给你这不懂事的闺女接送孩子了。”在亲友团软磨硬泡下,柴倩倩从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中摆脱出来,同意了以土地入股,实现了村里土地的连片流转。8月份,第一茬巨菌草开镰收割,带来了辛庄脱贫路上的第一笔收益。

逐渐的,村民越发信任我这位“外来户”,村里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往前推进。我招商引资150万元建设的塑编厂,村里40人可以实现在家门口挣工资,解决了加入合作社后部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肉牛养殖合作社已养殖50余头黄牛。投资40余万元的幸福院开工,村里老年人将有日间料理和娱乐健身服务。

驻村以来,天天和乡亲们打交道,日日呆在田间地头,一些不常见的单位同事说我黑了,瘦了,“土”了。我却觉得,应该感谢驻村岁月,让我找到了“根”,使自己提升了本领,绽放了光彩。

新闻推荐

农家老汉痴迷养菊30年

连日来,高青县黑里寨镇小郑家村孙维璐家秋色满园,红、紫、黄、粉、绿,各色菊花争相开放,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一时间,这个略显普通的农家小院,前来赏花、求花、拍照的人们络绎不绝。孙维璐早...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那碗面 那份情那个小村庄)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