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新闻 山丹新闻 民乐新闻 临泽新闻 高台新闻 肃南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张掖市 > 肃南新闻 > 正文

河东“三种一养” 河西“洗脚上岸”叠彩区大河乡:在“全球最美河流”畔掀起乡村振兴

来源:桂林日报 2018-07-19 12:1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黄帅君

叠彩区大河乡位于桂林市东北部,全乡辖15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2.7万人。秀美的漓江穿境而过,大河乡因此得名。以漓江为界,大河乡被划分成了河东、河西两块区域。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这个位于“全球最美河流”之畔的乡镇,也踩着时代的鼓点,探索起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民富村强”的发展路子。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财政增长”的总目标,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了河东“三种一养”、河西“洗脚上岸”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河东“三种一养”河西“洗脚上岸”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大河乡近年来发展的写照。由于漓江由此穿境而过,大河乡被分成了河东和河西两大块。四联、上阳家、群力、潘家、新民、蒙正、大河、尧山、大村和白竹干村位于河东片区;清风、五福、星华、乌石、南洲村位于河西片区。

别看只是一条河之隔,两个片区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多年下来,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尤其是大河乡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国道322线、贵广高铁桂林站、桂林汽车客运站北站的先后启用,乡里大部分土地被征收,河西片区有的村子甚至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土地。

离开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的乡村,该如何发展?大河乡党委、乡政府苦苦思索,反复研讨,最终因地制宜地为河东、河西片区分别量身定制了发展规划。河东片区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抓好“三种一养”(种蔬、种果、种花、养猪),同时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田园综合体”;河西片区则着重盘活资产,引导失地农民“洗脚上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记者来到河东片区的大河花卉基地。立夏后,基地里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海棠花、向日葵、茉莉花纷纷绽放,色彩缤纷。经过几年的打造,这里已成为桂林市最大的花卉生产和销售区,面积覆盖到了大河乡7个村委会,花卉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亩。同时,通过“花为媒”带动起了村里的旅游业发展,目前,这里已诞生4家园林化的星级农家乐和桂林唯一一家“花卉超市”。基地还定期举办花卉节、农夫集市,每年吸引20多万游客前来赏花休闲游。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基地现有花农600多户,花卉从业人员3500人,年产值2.5亿元,实现农民增收3500万元以上。

而在蒙正村,一大早,竹鼠养殖户苏开豹正忙着给竹鼠们喂饲料。去年,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保护漓江的号召,大河乡对漓江沿线的猪栏、鸡舍实施了拆除,3个月拆除、搬迁了214家,处理并转移家畜22000多头、家禽近5000羽。秉承着“保护漓江,也要保护农民”的工作思路,大河乡将“三种一养”中的“养猪”改成了特色养殖。在了解到竹鼠养殖经济价值高、污染小的特点后,在河东片区引导养殖户养起了竹鼠。目前,仅蒙正村就有5户竹鼠养殖户,1000多平方米的猪栏全部被改成了清洁、整齐的竹鼠养殖区。上阳家建立起了2家竹鼠养殖示范点,养殖竹鼠1200对左右。苏开豹说,今年,他已引入种鼠300对,预计可繁殖第一批仔鼠500只,预估可收益7万元。

大河坊民俗体验村也是近年来大河乡打造出的“精品工程”。整个项目位于大河乡大河圩村,占地面积410亩,总投资7亿元。项目将原来的老村腾迁出来后,通过村集体与投资方合作,在原村基础上打造一个文化创意村。其中包括特色客栈、文化精品酒店、民俗文化体验如庙会、圩市、美食、手工艺品制作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旅游。同时,借助项目提升村民们的整体居住环境,并且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河东“三种一养”亮点频闪,河西也轰轰烈烈搞起了农民集体经济。据大河乡党委书记朱友益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河西片区大部分土地被征收。过去的“泥腿子”们,通过政府引导,办起了企业、搞起了村企合作、房屋出租等,如今已洗脚上岸。乌石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村党支部书记廖志林说,在修建西二环路和北辰立交的时候,村里的土地被征用完毕。没有农田,却要做“无米之炊”,村里想了好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筹集资金修建乌石农贸市场。市场占地15亩,每年靠租金就能收入350万元,给村集体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乌石村下辖的下塘村,则建起了饲料批发市场,这个批发市场每年给下塘村带来集体收入500多万元。

风貌美了生活好了农民富了

尽管河东、河西两片区走的是不同发展路子,但都收到了一样好的成效。朱友益跟记者算了一笔账,2013年,大河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是7099元,到2017年,这一数值增长到了12362元,年均增长率为14.87%。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前有不少村是集体经济近乎于无的“空壳村”,而大河乡的15个村村集体经济每个都达到了5万元以上,其中,乌石和清风两个村都超过了百万元。今年,15个村又向1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发起了冲锋。

朱友益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党建引领城中村建设不无关系。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叠彩区委、区政府,大河乡党委、乡政府坚持党员先锋,引领示范,解放思想,摸索尝试了多种发展模式,如村企合作、预留地开发利用、依托特色产业、存款获利等模式,让土地“活起来”,产业“火起来”。

目前,河东片区水果面积已有870多亩,砂糖桔、沃柑、西瓜、葡萄、柚子等优质水果备受市场青睐。2017年,河东片区还新增了火龙果、黄金果、草莓等新品种430亩,逐步形成了以上阳家为核心的近千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基地亩产值在7000-9000元。整个大河乡年蔬菜复种面积达到12580亩。河西片区则继续致力于发展农民集体经济。2017年,亚泰·彩绘城项目已经启动,项目建成后,将为乌石村带来200多万元的年收益。清风菜园里市场升级改造后,今年租金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收20万元。

据悉,下一步,大河乡将继续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号召,配合叠彩区“一江两区”发展蓝图,以河东的灵田路、大四公路为发展轴线,灵田路沿线发展花卉种植、乡村休闲游;大四公路沿线以大河坊为蓝本,推进乡村改造升级,发展康养、休闲产业。此举将让漓江沿线更有“看点”,为秀美叠彩增光添彩。

新闻推荐

肃南转作风促项目落地

肃南讯(记者梁生红)肃南县把效能建设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切入点,各级干部走出去对接、争取项目,深入一线服务、落实项目,全力加...

肃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肃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河东“三种一养” 河西“洗脚上岸”叠彩区大河乡:在“全球最美河流”畔掀起乡村振兴)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