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付文
卖掉牛羊、拆掉圈舍,在祁连山深处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裕固族牧民兰永忠,去年底“下山”了。
不久前,兰永忠又重新“上山”。不过这一次他有了新身份——生态管护员。摸摸云杉树、看看草场地,每天清晨,兰永忠都要沿着原来的牧道走一走。
兰永忠说,不管是“下山”,还是“上山”,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祁连山。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然而,长期以来,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去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通报指出:当地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
整改问题,修复生态,既要解决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更要纠正思想认识偏差。痛定思痛,甘肃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动真碰硬净化政治生态,逐个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149户牧民搬离核心区;144宗矿业权全部关停退出;保护区内111个历史遗留无主矿山完成恢复治理;42座水电站中,10座已关停退出,其余全部完成水资源论证复评……一年间,曾被过度放牧、采矿筑坝等问题困扰的祁连山渐趋平静。
彻底祛除沉疴仍需时日,但祁连山生态环境向好趋势已在显现。
搬迁“搬下来是第一步,还要留得住、过得好”
兰永忠的“下山”路,并不平坦。这个63岁的倔老头,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段)核心区最后搬离的人。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8.7万公顷,肃南段占了117.8万公顷,是县域总面积的58.4%。保护区内,肃南有草原1240.13万亩,其中核心区有180.24万亩;有4115户10803人居住并从事畜牧业生产,其中核心区有149户484人。
人不走,畜牧业生产不停,保护就难以彻底。
(转三版)
新闻推荐
——肃南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纪实
肃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