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武开义
六月的肃南皇城草原,流光溢彩、生机勃发。刚刚从夏季牧场“转场”归来的皇城镇泱翔贡巴村藏族牧民黄玉宝进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自家浴室的电热淋浴器洗个热水澡。“现在电压正常了,我们也用上了冰箱、电磁炉、电热淋浴器,生活不比城里人差。”黄玉宝的幸福感来源于农网建设工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皇城供电所所长张杰介绍,过去,由于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超长,造成泱翔贡巴、河东、河西3个村供电能力不足,末端用户电压偏低,给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去年底,县电力局在皇城镇实施了35千伏配电化试点工程,改变过去先将35千伏变成10千伏,再将10千伏变成0.4千伏的配电方式,直接将35千伏到0.4千伏直配供电,新建35千伏线路1.13公里,架设0.4千伏线路1.54公里,安装总容量600千伏安直配变2台,彻底解决了该地区电网电压低的问题。同时,安装了集中抄表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测和遥控,达到了营业管理和设备运行自动化,大大降低了运行维护检修成本,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这个工程的建设,是肃南县新农村新电力的新突破,对于把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智能化、经济化的理念根植在肃南牧区,实现牧区电网建设新跨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肃南县电力局局长杨宛陪说。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的传统畜牧业县,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落后和办电条件差,加之受区域分布不连贯、面积广阔分散等影响,该县电力事业发展十分缓慢。至上世纪70年代末,全县仅有一座装机284千瓦的水电站和装机204千瓦的柴油机发电机组,仅能维持县城范围内低压生活用电,所辖乡村和牧业区只能靠煤油灯照明,家用电器普及率几乎为零,通电难和电网覆盖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牧区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农网改造”工程、“户户通电”工程、“大电网延伸”、“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少小偏远民族地区电力建设”等惠民工程相继实施,肃南电网步入崭新发展时期。特别是通过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彻底解决了电力运行中存在的供电能力不足和不能正常供电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工作流程,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改善了网络电压质量。进一步优化了35千伏线路网架结构,合理分配线路负荷,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为农牧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丁山 惊蛰过,暖和和。3月6日,肃南暖阳高照,春风拂面。记者来到该县大河乡红湾村一个叫唐尕儿的牧业点,这里的牧民群众正忙着接羔育幼。 翻过一道山梁,就是牧民吴学荣的冬窝子。走进羊舍,里...
肃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