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张掖 今日山丹 今日民乐 今日临泽 今日高台 今日肃南
地方网 > 甘肃 > 张掖市 > 今日山丹 > 正文

飞天铜奔马 精彩古凉州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发现五十周年走笔

来源:武威日报 2019-08-09 19:5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林山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举世瞩目的中华国宝“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艺术的巅峰之作,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自由奔放、无往不前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昂扬向上的马首,行云流水的身躯,修长健美的马腿,宽大有力的四蹄,踏燕而驰的速度,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被全球称颂为“天才的中国马"。

1969年9月22日,“铜奔马"从武威雷台汉墓中出土,到今年已经整整50年。

国宝面世

1969年9月22日,原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十三生产队社员十多人,在雷台观台基下挖备战地道时,发现了一座有前、中、后三室,前室附有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的大型砖室墓。墓葬虽多次被盗,但墓内遗存甚多,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器共230多件。其中最突出的是99件铸造精致的铜车马仪仗俑,它包括各种铜俑45人,车14辆,牛1头,马39匹。这些铜马矫健雄骏,神态活泼,栩栩如生,反映了汉代青铜雕铸艺术的高超水平。

12月下旬前,这批文物被分批移交甘肃省博物馆。当博物馆的专家亲眼见到这批文物的时候,他们的目光瞬间被其中一件文物牢牢吸引。那是一匹铜奔马,与众不同,矫健的身姿呈现飞腾的状态,马身呈现古铜绿色,三足腾空,昂首张嘴,尾部扬起,最奇异的是,马的右后足下踏着一只飞鸟,鸟似乎正在回首,吃惊地望着飞起来的骏马。

这就是后来被广泛称为“铜奔马"的国之重宝,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

1971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陪同外宾来到兰州,偶然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一下子就被铜奔马吸引,称赞其“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认为这匹铜奔马的考古和艺术价值非同小可,泼墨写下“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诗句。在郭沫若的推荐下,铜奔马被送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后来又漂洋过海,到美、英、法、日、意等国家展出,观者如潮,被称为“天才的中国马",从此“铜奔马"的名字传遍五湖四海。

这匹马迅速吸引了考古、文物、艺术、历史、生物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国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致分析,过去看到的壁画、雕塑、浮雕或者马俑,表现“天马行空"及其神速飞奔的艺术手法,不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不是给马背上插上翅膀,就是用云雾去衬托;有的壁画则用四名飞奔的“天人"各捧天马一蹄,表示天马的行空飞奔。凡此种种,其结果只能把人引入神话传说中去,或者给人一种笨拙或缥缈的感觉。而“铜奔马"则不然,古代无名艺术家奇妙而和谐地排除了地面和空间的障碍,解决了造型艺术中重量和速度、现实和想象之间的矛盾,同时又科学地合乎力学原理达到了平衡稳定的效果,完美、传神地在平面上塑造了一个凌空飞奔的天马形象,使人感到它有风驰电掣、瞬间千里的动感,有“天马行空"、势不可挡的气势,给人以豪迈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享受。

天马徕兮

那么,“铜奔马"为何成为雷台汉墓墓主的陪葬物?它为什么出现在古凉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呢?

在汉代的庙堂之上、江湖之远,“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这句来自大将马援的名句,早已深入人心。“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在同匈奴、西羌争胜的两汉历史时期,马匹是决胜疆场的不二利器。早在公元前155年,西汉在凉州的马苑就曾达36所,奴婢3万人,养马30万匹。到汉武帝刘彻时,为抵抗北方的匈奴族,两次派张骞“凿空"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汉武帝酷爱良马,同时出于军事上需要,曾多次派使者用重金在西域索取良马。为得到良马,甚至不惜诉诸武力。他先后得到了敦煌渥洼池马、乌孙马、大宛马,他把这些良马逐一称作“天马",每得到一批良马,他就作一次“天马之歌",并亲自在长安上林苑打猎试马。最后他命渥洼池马为“宝鼎马",命乌孙马为“西极马",命大宛“汗血马"为“天马"。以后人们一说“天马"就指的是大宛的“汗血马"。汉武帝还得到过康居马、波斯马、吐谷浑马、突厥马等良马。以上这些“天马"、良马,在水草丰盛的凉州繁殖、生长,并与当地良马杂交,又产生了一种新的良马。《新唐书·兵志》上说:“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郡,西面不远就是大马营马场(今山丹军马场),西汉时那里养马曾达十多万匹;东西的岔口驿也有良种马,南面祁连山下,青海湖周围有浩门良马。本地良马与西域良马杂交,便产生了像“铜奔马"这样的良马。

丝绸之路自西汉开通之后,一直到东汉,河西走廊驿站相连,走马不断,僧侣、商贾相望于道。凉州武威郡地处河西走廊的东端,其地理位置很重要,西域的良马都要通过这里才能到达中原,同时本地又兴养马业,引进了许多西域良马。这些都为艺术家创作“铜奔马"这一稀世珍宝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生活素材。他们通过长期观察、分析、研究和创作,把许多种良马的特点集中起来,加以提炼和大胆的艺术构思,创作出了一个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完美的艺术作品“铜奔马"。

何以证明“铜奔马"是古代凉州人铸造的?在雷台东汉墓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高达1.05米的绿秞陶碉楼。碉楼院墙呈正方形,一面开门,四角有望楼。门楼和望楼用“悬槽式"天桥相连作为通道。院中心有五层楼房一座,每层四面出檐,气势磅礴。看到这座出土的碉楼,使人马上连想到了在河西走廊看到过的许多庄子,它们建在平川,均呈正方形,四面围墙高而厚,上面可以行车、跑马。古今对照,在河西走廊近乎两千年前和两千年后的官吏、富户所修的碉楼、庄园,几乎没什么大的差别。这显然是凉州艺术家们客观反映汉代凉州庄院、坞堡生活的真实写照,同“铜奔马"的铸造者是同一批艺术家。另外,在出土的文物中有28件奴婢俑,其中8件背上有“张氏奴"铭文,4件有“张氏婢"铭文。还有“冀张君"及“夫人"乘骑车马,“守张掖长张君"骑马。有的奴婢俑还有“将军奴"、“御奴"、“牵马奴"、“从婢"等铭文刻字,显然是墓主人死后,当地工匠们依照明器需要铸造的,与“铜奔马"是同时期的作品。

天马行空

“铜奔马"是一件东汉艺术匠师用高度的智慧、丰富的艺术语言、深刻的生活体验简练而有力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艺术传统中“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形妙而有壮气"的杰作,使人们不禁联想到汉书《天马歌》中“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和日行千里的神话传说的现实意义。

“天马行空",是体现古今中国人自由、进取、无往不胜精神的重要人文符号,寄托了中国人“人天神会、物我合一"的审美理想。“天马"以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形态与神韵,体现了中国旅游业的腾飞、中国人蓬勃向上与豪迈进取的精神。出土于武威雷台东汉墓中的“铜奔马",以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1983年10月,“铜奔马"被原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更应继承武威崇文重教、文脉绵长的特征,发扬武威历来尊崇厚德载物、以德为先,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倡兴仁义、乐善大气的精神品格。“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是典型的五凉文化的表述,突出了武威丝绸之路黄金节点城市的重要地位。它反映了武威兼容并蓄的宽阔胸襟和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体现了武威人民敢于创造、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信心和勇气,必将为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新闻推荐

看得见发展 留得住乡愁 山丹县高庙村发展乡村旅游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范海瑞通讯员翟继宗盛夏时节,走进山丹县李桥乡高庙村,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水渠路旁,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生...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飞天铜奔马 精彩古凉州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发现五十周年走笔)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