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成晖
在山丹县清泉镇双桥村,提起李全国大家都会说:“李全国是个真正为群众办事的好代表、好书记。”作为市人大代表,他如实反映基层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较好地履行了人大代表的各项职责。作为双桥村村党支部书记,他与全村群众齐心协力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持续推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2011年,李全国被推选为双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面对家乡贫穷落后的现状,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并立志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事业,造福父老乡亲。在随后的工作中,他多次深入村户开展调研,查找贫困根源,并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了全村经济发展规划。他引导村民利用双桥村地处城郊的优势做好劳务输转,使闲散村里劳动力成了“亦农亦工”的“上班族”。依托马铃薯种植基地,吸纳村中老人从事传花粉、洋芋种子切片等轻体力劳动,就近务工赚钱。如今,全村上下围绕产业基地从事季节性务工的热情高涨,形成了“老人妇女种养忙,青壮劳力闯市场”的“一家两制”生产格局,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收入快速增长,人均纯收入达9752元。
前些年,村两委班子思想不够解放、致富思路不宽、发展点子不多,各家各户只知道在几亩地里单打独斗,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都很低。为此,李全国立足村情,与村“两委”班子共同探索并提出了“制种产业化、种植集约化、增收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在全村大力推广花卉蔬菜制种技术,鼓励群众发展花卉制种产业,并主动与酒泉东方制种公司合作,建起500亩花卉蔬菜制种基地,并扶持能人成立花卉蔬菜制种协会,带领群众抱团发展。经过努力,全村花卉蔬菜制种面积达400多亩,制种农户人均增收360元。扶持曹平、曹琪等能人投资360万元成立马铃薯种植协会,并与淀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以“反租倒包”的模式流转农户土地4200多亩,实现马铃薯集约化种植。
为履行好代表职责,李全国认真学习《宪法》《监督法》《代表法》等与相关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同时,深入了解民声民意,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归纳汇总并如实反映群众意见建议,确保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尽快解决。为改善该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通行环境,李全国采取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和发动群众筹资筹劳的方式,先后筹资300多万元修通村社道路5条7公里。争取资金85万元,建成双桥村文化广场,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村里的机井坏了,他找人维修,解决群众浇水难题;学校的桌椅破了,他出资购置,改善学校条件;群众有困难,他主动协调解决,出谋划策让群众脱贫致富……李全国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一心为群众着想,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李全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质朴的理想信念和纯真的品格情操,展现了一名优秀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
新闻推荐
崔多奇 人生易老,天难老。毛主席的话,时刻铭记在心。十月五日一早,就着手撰写《春光明媚》一文。想了几天,脑子里基本成形。写起来随意顺手,基本上一气呵成。倒也洋洋洒洒三千余字。金秋十月写阳...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