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钱晓萍
提及“一事一议”政策,村民黄聚良指着村道两边崭新的路灯说:“以前这个路段的路灯不亮,人们走夜路不方便,我们集体建议申请了路灯架设项目,由财政补贴分摊资金‘大头\’,村上再筹资筹劳分担小部分来完成,充分激发了大家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也解决了我们最关心的实际问题。”
“权利线和廉政线在项目建设中如何体现?”针对记者的疑问,东湾村村委会主任吕栋兴介绍说:“通过全体村民的集体讨论、申请,再由镇上统一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村委会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协议,制定筹资筹劳方案,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和管理,村干部负责项目的监控运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公开透明,便于群众监督。”
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石瑜表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重在“议”上,村里公益事业建什么、怎么建、建好后怎样管,都由村民集体讨论说了算。所谓“事”既是村民群众急需解决,但又没有能力和条件解决的民生事项。而镇监察室则按照项目书已经明确的19个风险点、4个高级风险点、15个中级风险点,突出抓好项目的申报审批、村民筹资筹劳、招标投标,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设计变更、资金拨付、交工验收9个重点环节,做到全程留痕,全程监督,与村委会督查形成双层督查,实现项目安全、质量过硬、资金规范、人员廉洁的目标。
硬化村社道路8公里、修建U形渠13公里、架设路灯120多盏、新建文化广场1处……这是山丹县位奇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民办实事的取得的成效。
2014年,该镇被县纪委确定为“双线两化”工作试点,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便是该镇根据相关要求,借鉴项目化管理手段,实行项目建设“双线并行”、“两化”管理的模式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旨在通过加强重点岗位、人员和环节的管理,筑牢工程建设廉政“防火墙”,切实让项目惠利于民。
新闻推荐
风清政廉好扬帆 ——山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纪实
——山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纪实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