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冬日,漫步在山丹县位奇镇,一股新风扑面而来:乡村环境干净整洁、设施农业生机勃发、秸秆还牧牛羊满圈……展显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村社环境靓起来
“以前每逢冬天,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沙石堆、柴草堆、粪堆,脏乱差不说,还臭气熏天。现在好了,从东看到西、从南望到北,房前屋后都是干净敞亮的。”该镇暖泉村村民张荣高兴的说。今年,该镇召开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会议,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卫生集中整治,重点治理农村“三堆”、废旧农膜、乱搭乱建和断壁残垣等,坚持实施月末周五清扫制度,并派专人督促检查,精心打造靓丽位奇、人文位奇、和谐位奇,共清理垃圾30多立方米,清除三堆90多堆。目前,各村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设施农业增效益
“今年我种了4座葡萄大棚,1月份就可以上市了,每棚可收入1万多元。这几天,商贩已提前上门订购了。”十里堡村村民曹慧玲说。像曹慧玲一样,该镇有68户设施葡萄种植大户,用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编织着自己的致富梦。近年来,该镇引进外资、撬动民资,在冬闲时节引导农民重点培育红提葡萄、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取得明显效益。至目前,该镇累计建成红提葡萄大棚252座,蔬菜大棚114座。
田间秸秆搞养殖
随着阵阵“嘟嘟”的农机马达声,一片一片的玉米秸秆顷刻间变成草墩子,摆放在田地中。“秸秆打成草墩子,卖给养殖户又是一笔收入,还避免了就地焚烧产生烟雾和土壤板结。”该镇朱湾村村民朱学沛说。据悉,该镇秸秆类作物种植面积3.13万亩,约占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较以往有较大幅度缩减,羊饲养量却由2012年的18.5万只增加到现在的20万只,特别是舍饲养殖发展迅速,由2012年的16.8万只增加到现在18.7万只,全镇累计建成养殖场区18家,羊产量的增加对饲草需求量大增。今年该镇禁止焚烧秸秆,积极引导农户将秸秆作为饲草储存起来,发展养殖业。至目前,全镇的3.13万亩秸秆被全部打成草墩子,被各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竞相收购。
新闻推荐
——山丹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