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新闻 山丹新闻 民乐新闻 临泽新闻 高台新闻 肃南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张掖市 > 山丹新闻 > 正文

无限的思念

来源:张掖日报 2014-10-13 10:09   https://www.yybnet.net/

五年前的五月份,我利用休假时间,和妻子带着两个外孙女去乡下老家看望我的母亲。满头银发的老妈看着两个活泼可爱的外重孙女,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吃着妻子和老妈共同做的面条饭,真是口里香心里甜。和老妈睡在老家的土炕上,老少上下四代五个人唠嗑,过去也谈谈,如今也说说,道不完的亲情,说不尽的感念,尽享了几天天伦之乐。

五年后的五月份,我已经退休赋闲第二年了。大外孙女要上高一了,小外孙女快升五年级了。可是,我的老妈却永远离开我们了。触景生情,更加引起了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不由得就回想起了那年的那天。

那天,妈是在极度痛苦中闭上了双眼,我们全家数十口人,一齐围在炕沿前束手无策。至此,老妈走完了她七十四年的人生历程。

辛劳一生的妈,平时身体还是比较好的。从2009年3月份开始,她突然感觉腹部疼痛。我们看望她的时候,曾买了不少止疼药,她觉得稍好些就无所谓了。直到五月份以后,疼痛加剧,她才不得不到乡医院去检查。也可能是医生的疏忽,抑或设备简陋查不准病情,医生按照胆结石治疗。先后在乡医院住院两次共二十多天,但始终没有明显效果。

我几次请她到城里来检查,她却坚决不来。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直到六月份,病情进一步恶化,乡医院已经无能为力了。我们搀扶着她到县医院去检查。通过彩超和CT检查,结果出来是胰腺癌晚期。

无争的事实,一下子就把我们全家人击懵了。医生断言,已经无法治疗。他们的意见是开些止痛药,减少点痛苦,回去就是等时间了。但是,我们心不甘,抱着侥幸心理坚持住院治疗。到了6月29日,妈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动了。好心的医生回天无术,就督促我们出了院。

妈的一生是曲折坎坷的一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妈出生在山丹县位奇乡一户姓程的贫苦农民家庭。她五岁时的那个冬天,我的外爷背着她,讨饭来到了李家桥杨家坝的徐家庄子。好心的老人徐兆林看到他们父女俩冻饿交加实在可怜,于是就收养了我妈。从此,他一直把我妈抚养长大,土改时期嫁给了我爹。自此我妈在我们崔家生活了五十多年,共养育了我们四男三女,兄弟姊妹七人。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爹在外乡工作,无法照顾家庭,妈一个人担起了全家人生活的重担。为了使我们糊口活命,三年中的三个寒冬腊月,妈和四五个年轻女人相约,步行到几十里外的大马营滩上拾青稞头。在大马营滩上,她们白天出去拾青稞头,晚上在土窑洞里,围着牛粪煨的火边取暖边锤粮食。饿了炒些青稞吃,困了就地眯一会。滩上拾青稞头,一趟来回得四五天,背回三四升青稞,每年上滩三四趟。那段岁月,母亲用这些难得的粮食,救活了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妈的一生是为我们奉献的一生。在我上中学时,妈经常养着几只母鸡,为了贴补我的学习费用,收上的鸡蛋,自己一个也舍不得吃,留着卖几个钱给我花用。时逢“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一切农副产品都由公家统一收购。供销社收购鸡蛋每个六分钱,拿到外面可以卖到七分,但是政策不允许。老实憨厚的老妈,每次都把好不容易积累下的几十只鸡蛋,乖乖送到供销社,换上几元钱,用于拼凑我上学的书费和伙食费。

妈的一生是辛劳、贫困,但又坚强的一生。生产队时期,我们家里孩子们多,负担重,生活最困难。奶奶去世后,重担全落在了妈的身上。要抚养孩子们,还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起五更睡半夜是家常便饭。队里的劳动日值只有一角多钱,我们家每年都是超支户。缺吃少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妈白天劳动,又要给我们做饭。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补衣服又是她的必修课。我们穿的衣服,总是今年大些的孩子穿过了,明年小些的再穿;每天都有补的破衣服,每件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如此的生活重负,遇到意志薄弱的人是挺不过去的。坚强的妈妈,却挺过来了。就在妈去世的前两年,小兄弟夫妻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年迈的老妈,还在家里为他们照顾了几年孩子。

妈的一生是勤劳艰苦的一生。她一辈子最大的功课,就是把我们抚养大,让我们健康地长大,无忧无虑地生活,然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

在她的眼里,最容易被忽略的人往往是她自己。勤勤恳恳的过了一辈子的老妈,没上过一天学,没有文化,也没有值得罗列的任何头衔、职称或荣誉;但对我们而言,她却是我们一生中最值得敬佩和爱戴的女人。是她用“润物细无声”的温柔,给我们的童年、少年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快乐,是她护着我们,让我们在幼小的时候,感觉不到世间的冷暖,乃至风风雨雨。到后来,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依然是妈。妈妈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条啊。

现在,生活条件好些了,妈却永远地走了,使我们再也无法享受无限的母爱了,再也无法向老妈倾诉心中的块垒了。胸中更多的遗憾事,只能在心中化为无限的哀思,衷心祈祷:妈:您安息吧!

(作者:山丹县农发行)

新闻推荐

曹素萍孝亲敬老传美德

34岁的曹素萍是山丹县东乐乡山羊堡村二社一个普通农民。结婚10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中老人,包揽琐碎家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2000年,曹素萍经人介绍嫁入王志国家。2010年,...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限的思念)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