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秉珍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民只有种地才有收成。山丹县清泉镇祁店村依靠能人带动,积极探索“土地保底入股+绿色多元经营”的现代农业多元发展新路子,组织动员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创新土地流转模式,牵头运作设施农业、休闲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营销三个功能区,探索建立集农业产业示范、旅游休闲观光、农村生活体验和农耕文化展示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农民不再亲自下地种田,而是凭手中的“一亩三分地”,坐享其成。土地入股让农民保底分红由该村弘丰源专业合作社牵头,一次性向农户支付不低于当年市场价的土地流转金,将流转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构建股份合作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既有土地租金保证,又可参与合作社经营分红,同时返聘为园区产业工人,成为职业农民,实现了土地流转的零风险和效益的最大化、常效化,有效解决了当前土地流转经营水平低、种植项目缺乏市场考验和耕地资源破坏等问题,避免了土地短期流转的盲目性、掠夺性经营。今年,合作社先期试点以7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经营330亩土地,期限10年。前三年,合作社、农户和村委会按5:3:2的比例参与分红;三年后,可实现整村推进发展,股份比例调整为4:4:2,并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及乡镇。
节水农业促农产品提质增效
该村坐落在祁店水库坝底的盆地内,依山傍水,空气相对潮湿,适宜发展设施高效节水农业。该村经过科学论证,确定运用果蔬立体栽培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先期流转的330亩土地,采用设施矮化密植高效建园技术,配套先进节水设施,引进种植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水晶杏,林下订单套种荷兰豆为主的高原夏菜,实现高标准种植,产业化运作。套种的高原夏菜预计亩均收益可达2000元以上,保障土地流转租金。三年后水晶杏进入盛果期,预计亩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可实现土地入股分红。同时,依山修建储藏能力5000吨的恒温库,计划在能人创业长廊张掖国际物流园区注册成立商贸物流公司,为农产品储藏、运销、加工提供保障。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农业束缚,产业发展体系一次性配套运行,实现后续产业梯次跟进,提高了农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做了有益尝试。
乡村生态旅游多元发展
“我们村东依山丹河下游的祁家店水库,与大佛寺景区相呼应,形成了天然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园林,发展以山、水、林、果、农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业。”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积旺信心百倍地说。该村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融入旅游文化元素,修建农家乐园、植物生态园、垂钓园和冬季冰上乐园,布局田园风光区、农家休闲体验区、私人定制农作区、农耕文化展示中心和乡村舞台等旅游项目,形成集休闲度假、农作体验、饮食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示范园,实现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目前,投资200万元开挖垂钓池3处,开工建设乡村大舞台,种植国槐、云杉、花冠木等高档绿化苗木2000多株,定植防风林100亩。
新闻推荐
山丹讯山丹县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作用,积极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争当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员、辅导员、服务员、业务员,受到基层党员群众一致好评。该县针对大学生村官的现实特点按需施教,不断提...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