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江 刘镇
当前,我们要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学习重点,紧密联系实际,积极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在本职岗位上践行群众路线,推动扶贫开发跨越发展,为实现率先整体脱贫的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立足增加收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农产品安全大市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小杂粮、红提葡萄、高原夏菜、暖棚养畜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和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基地建设,壮大增收产业规模。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产业对接力度,借鉴外地经验,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成功模式,培育新型产业。着力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多种模式,稳定流转关系,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放大土地收益,稳步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比重。
立足条件改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把扶贫攻坚与生态保护、易地搬迁、城镇化建设及实施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黑河二期治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有机结合起来,用足用活政策,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使重大项目的布局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相衔接。加快山丹县利用国开行贷款开展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试点县以及肃南县交通先行示范县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破除发展瓶颈,并争取其余县区进入全省试验示范项目扶持范围。积极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市县两级财政要把增量部分的10%至15%拿出来用在扶贫开发上,整合金融、行业和社会等各类资金,突出路、水、电、房建设重点,项目和资金向贫困乡镇、贫困人口倾斜,集中投入,整区域推进。
立足素质提高,促进科技知识培训。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加快完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稳定基层科技服务队伍,改善基层基础条件,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创新培训机制,把现场观摩、相互交流、政策宣讲、与龙头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作为培训的重点,对贫困乡村的扶贫专干、村支部书记(主任)、种养大户和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产业带头人)进行产业扶贫专项培训;以农村“两后生”为重点,开展实岗培训,进行种养加、新能源、电子电工、机械制造、建筑施工、物流配送、家政服务、乡村旅游服务等方面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与劳务输入地有实力技术院校和企业的就业合作,实现脱贫致富。
立足典型培育,促进示范带动引领。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要求,在财政资金扶持、重大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新型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现、总结、挖掘一批扶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增收致富的典型,使农民可见、可摸、可学、可仿,增强脱贫信心。
立足协调服务,促进政策措施到位。按照“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张掖市祁连山浅山区贫困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和《张掖市移民区扶贫规划》,最大限度地把计划建设项目列入全省扶贫规划,突出扶贫攻坚重点,理清扶贫攻坚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双联行动,落实“抓两头促中间、联村联户联项目”和“三个全覆盖”工作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贫困乡村制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资源协同帮扶。进一步用好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种养业贷款等各种涉农专项贷款,探索建立政府信用担保、贫困户资产入股、龙头企业委托经营的共富扶贫新机制,把财政专项资金更多地转变为政策性贴息、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基金,放大金融扶持规模,提高扶贫效益。
立足项目监管,促进扶贫职责落实。完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认真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建立“乡有册、村有薄、户有档、人有卡”的贫困人口数据库,进一步完善“脱贫致富靠扶贫、基本生活靠低保”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和财政监管作用,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合同制管理、物资统一采购、专户管理、县级报帐和项目验收等制度,确保扶贫资金在分配、管理和使用各环节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作者:市委农办)
新闻推荐
捡拾废旧农膜13.9吨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