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佳颖
2013年,张掖市认真落实全省稳住粮食、着眼增收、深化改革、夯实基础的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农产品安全大市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93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00元左右,增长16%;粮食总产130万吨,增长5.3%。
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调大规模、调优结构、调高效益。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407.41万亩,比上年增加12.55万亩;粮食面积277.68万亩,增加6.81万亩,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发展玉米制种103万亩,马铃薯45万亩,高原夏菜45万亩,中药材29万亩,新建设施农业1.1万亩,牛饲养量达105.8万头。畜禽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1885万头只和1316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2.9万吨、1.63万吨、7.5万吨,分别增长6.3%、6.8%、8.7%;畜牧业产值达41.7亿元,增长8.5%。农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2013年,张掖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双联行动,继续开展科技人员“联乡包村挂项”活动,全市70%以上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加大先进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开展试验示范430项次,建设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20个,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20多万亩,主要农作物全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36万千瓦,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益,还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2013年,张掖市持续推进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常态化,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年完成培训6.2万人,全年输转农村劳动力28.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9.6亿元。
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直接体现在农民钱袋子鼓了,农村风貌变了。2013年,张掖市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总结首批58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第二批58个“四化”示范村,并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全市双联工作相结合,继续以“四化”示范村和“三农”综合试验示范乡镇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模式,呈现出示范村亮点纷呈、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的良好态势。为有效改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张掖市加大扶贫攻坚工作力度,积极主动争取政策,制定了《张掖市祁连山浅山贫困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甘州、肃南、山丹、民乐、高台5个县区纳入国家片区外“插花型”贫困片带,山丹县被确定为全省利用国开行贷款开展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试点县,肃南县被列入全省交通先行示范县,为张掖市扶贫攻坚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上年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暨信息动态管理工作,摸清了贫困人口和扶贫对象底数,使扶贫攻坚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了两期贫困村干部培训班,培训贫困村干部169名。积极争取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86万元,狠抓基础设施、扶贫产业、能力素质等重点工作,撬动和整合发改、水利、农牧、交通、电力等行业部门及天津帮扶、社会捐助等社会帮扶的项目资金9.3亿元,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贫困村农民收入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贫困面进一步缩小。
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是保障。2013年,全市完成各类水利项目投资7.5亿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8726万元,解决了16万农村人口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投资2亿多元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投资1.39亿元的六县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9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均全面完成年度任务、牛羊产业大县等涉农项目,通村道路及文化、卫生、教育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如期完成投资进度。自开展双联行动以来,张掖市坚持把扶贫开发、全面小康建设、转型跨越、促进增收作为双联行动重点任务,不断丰富和完善“两规划一计划”实施内容,大力实施“三个一”工程,联系村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致富门路进一步拓展、创业技能进一步提高。全市946个单位19616名干部联系835个村22000多贫困户,实现了市级领导、组长单位、城市社区联系“三个全覆盖”。联村单位和联村干部为联系村、联系户帮办了一批实事,排查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双联行动成效明显。为有效解决困扰农户增收致富的瓶颈问题,张掖市把扩大双联惠农贷款作为破解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难题的突破口,在金融系统开发推出了“双联产业贷”和“双联农户贷”、“双联致富宝”等贷款项目,将农户联保贷款、担保贷款、村干部创业贷款“捆绑式”推出,协调财政资金350万元,用于“三农”发展贷款贴息,撬动资金近3亿元,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新闻推荐
(接一版)在县委常委会的带动下,转作风、改文风、正会风的务实新风迅速传遍全县。县长刘晓云在县人代会上郑重表态,要少发文、发短文,发简明扼要管用的文;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实际问题的会;少讲话、讲...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