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珍刘凯高渊
来到山丹县育才中学,只见一幢幢雄伟的教学楼、图书楼、师生公寓、实验楼、体育馆拔地而起、错落有致;风雨操场、塑胶草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漂亮;一个个青春活泼的身影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为学校增添了青春活力……这是一所全新的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它承载了山丹人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梦想,是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举,更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枢纽工程。
该中学建成后,各乡镇初中合并到育才中学,一些生源少、经费紧张、办学条件薄弱的小学相继合并到原初级中学成立了乡镇中心小学,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批批年轻教师、骨干教师走上了教学一线,克服了教学活动人少、氛围差、无法开展的窘境,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音、体、美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专业教师的配备得以全面广泛开展,一些年龄偏大、教学能力稍弱的教师承担起了后勤服务工作,全力保障学生的吃、住、行。
教学设备得到充分整合。学校合并前,部分学校教学设备零散,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调整后,各学校教学器材设备经过精选、整编,组建成完整的教学设备体系,“杂牌军”变成“正规部队”,克服了过去“只有枪没炮”的尴尬局面。如今,全县各中小学都能组建音乐、美术等文艺社团,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在解决学生食宿的问题方面,通过“两免一补”政策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基本实现让学生“吃得好、睡得香”的目标。在解决交通的问题上,该县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管理、部门监管的校车运营模式,校车运营资金由政府买单,学生交通问题由运输公司承担,学校只负责配合接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上学的交通难题。与此同时,小学合并后,各乡镇纷纷利用空余校舍和教学资源办起乡村幼儿园,选派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给学前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的教室架设了空调,有的改造成寝室,有的改造成餐厅……场地宽了、设施多了、条件好了,农村学生也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优越的教育条件。校门口,一名接送孩子的家长说:“学校合并后,再也不用为娃娃的学习环境发愁了。”
育才中学是山丹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一步,一招妙棋盘活了全局,使山丹教育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调整优化和重新配置。
新闻推荐
山丹讯今年,山丹县共确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特殊参保对象11158人。在省市缴费补贴的基础上,对参保缴费领证的计生“两户”给予每人每年30元缴费补贴;为重症残疾人和五保人员每人每年财政补贴100...
山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