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新闻 山丹新闻 民乐新闻 临泽新闻 高台新闻 肃南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张掖市 > 山丹新闻 > 正文

三个山丹农民的致富经

来源:张掖日报 2013-08-15 11:55   https://www.yybnet.net/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耕田种地搞产业,还是外出务工做生意,对农民朋友来说,如何发家致富成了热议的话题。近日,记者采访山丹县几位农民“致富能手”,聆听了他们的致富经历。

李全国:土地流转增效益

李全国是清泉镇双桥村二社农民,为了找到一条适宜当地马铃薯生长的科学种植新路子,他通过出租、代耕代种等形式,流转土地5000多亩,发展马铃薯连片种植,引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中耕培土、叶面喷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实用新技术11项,使优势农业、特色农业实现规模开发,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科学化发展。2007年以来,李全国先后承包了同村的6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经济受益相当可观。他还告诉记者,今年经营土地面积从1300亩扩大至2200亩,年收入可达50万元。在当地,像李全国这样承包土地种植马铃薯的还有27户。

吴志忠:规模养殖创富路

吴志忠是陈户乡普通农民。2004年,吴志忠投资160万元购入优质羊300多只,创建了集种植、育肥、牛羊繁种、肉类加工为一体的高标准综合养殖场,开始了他的创业致富历程。创业路上,他认真学习养殖技术,科学应用暖棚舍饲育肥、工厂化养殖、畜禽疫病综合防治及检疫、胚胎移植、集约化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近20项,几年下来,他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近年来,在他的倡导和企业的辐射带动下,陈户乡以“小规模、大群体”模式的养殖业蓬勃发展,建成西门、王城、陈户、范营4个千亩以上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建成王城七社、范营四社两个专业养殖示范社,组建新越农牧专业合作社、兴旺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高标准暖棚羊舍500余座,羊只饲养量达6万只、牛饲养量2000头,全乡草畜产业逐步由“粗放型”向“规模型”转变。如今,吴志忠的养殖模式和经验已成为千家万户学习的模板。

周玉梅:巧手剪出新生活

原山丹县烙画工艺美术厂工人周玉梅从上小学起就迷上了绘画和剪纸。1988年,她被招收到县文化馆办的书画社,学习绘画、烙画、剪纸等民间工艺美术;1993年,到县烙画工艺美术厂工作,期间她潜心学习、大胆实践,和工友们创作的烙画产品蝉联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展评会最高奖——天马奖。1997年,由于县烙画厂改制,周玉梅下岗后萌生将自己钟爱的《红楼梦》剪成连环画的想法。自此,她完全沉浸在《红楼梦》的世界里,反复研读原著,揣摩人物,力求每一幅作品都精益求精。经过5年的努力,她成功创作了一套506幅、总长225米、面积88平方米的《红楼梦》剪纸连环画。2003年7月,该作品在甘肃省首届文化博览会上,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获得“全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百合花奖”银奖。如今,她的剪纸技术每年可给她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

新闻推荐

山丹首届网络文化月活动效果好

山丹讯(记者胡秉珍)日前,由山丹县委、县政府主办,山丹县委宣传部、县信息化办公室承办的首届“印象山丹”网络文化月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网站、网络运营企业、广大网友和参赛选手的广泛关注...

山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个山丹农民的致富经)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