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组宣
“此次培训是我大学毕业后所经历过的最有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学习,尤其可贵的是还聆听了中国自由市场经济学泰斗吴敬琏先生的授课,感到十分荣幸,终生难忘。”这是甘州区党寨镇党委书记田继新在参加市委组织部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的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城镇化建设专题培训班后的由衷感慨。今年以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组织实施“543”赴外培训计划,即: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物流产业发展、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城镇化建设5个专题,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和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4个中组部、人社部命名的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基地,全年分行业组织300名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赴外培训。上半年,共举办赴外培训班4期,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县区、乡镇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共197人参加培训。通过市委组织部和培训机构的严密组织,参训学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理念新、方法活、管理严,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是更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素质。此次培训班安排的专题讲座和案例教学,理论精辟、观点新颖、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是对参训学员理论知识的一次完善和更新。在培训中,通过对一些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前沿问题的学习探讨,提高了学员从宏观层面和全局高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员服务宜居宜游首位产业、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杨贵彪感慨地说,培训班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既有资深专家教授又有一线管理人员,既统筹了各类教学资源又兼顾到学员所期所盼,培训主题突出,内容务实管用,案例典型、时效性强,充分调动了学员接受高端理论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学员的理论素养和服务实践的能力水平。
二是开阔了视野,启迪了工作思路。各培训班均安排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家教授讲课,既有精深的理论、又有简明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参训学员认为许多观点、理念都很超前,普遍反映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结合开展现场教学,组织学员观摩了典型产业发展的鲜活案例,听取了发展经验介绍,使参训学员开阔了眼界,在发挥张掖市后发优势、培育壮大首位产业方面深受启发。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昝俊红在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参加现代农业发展专题培训班后收获颇多、感触很深,认为山东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程度、市场的开拓、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思考和借鉴。
三是看到了差距,坚定了发展信心。赴外培训期间,学员深刻体会到,张掖和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思想观念、科技水平和基础条件等方面的差距明显,特别是一些产业结构类似地区的经营理念、工作效能和取得的成效,对学员思想触动和冲击很大。学员们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坚定发展信心,谋划发展未来,努力开创推进张掖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山丹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陆思东感到,此次培训使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山丹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创新突破、后发赶超的勇气更足了。
四是推介了张掖,扩大了对外影响。以大宣传促进大招商、大发展,是张掖市发展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组织此次赴外培训的一项任务。在培训项目洽谈、课间互动交流和案例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张掖城市形象、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发展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并将简介材料、宣传画册赠送给各培训机构,推介张掖的优势资源、招商项目、历史文化和取得的成绩,借助知名高校宣传张掖,拓宽了张掖的对外宣传渠道。专家教授对张掖市资源优势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很感兴趣,纷纷表示要选择一些经典案例和著名景区作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案例,向更多学员介绍张掖、宣传张掖,必将吸引高校专家教授和大学生来张掖市考察观光,对提升张掖知名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工程,也是发展宜居宜游首位产业、推动张掖率先转型跨越的重要保障。赴外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对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工作有如下启示: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思路的根本要求。坚持把服务全市重点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制订赴外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专题、选派参训学员、完善培训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各个环节,始终坚持准确定位,自觉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来谋划和实施,这是此次培训学员认同、效果明显的核心因素。在今后工作中,将更加自觉地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中来认识、谋划和推进,坚持全市转型跨越发展需要什么就重点培训什么、各行业干部需要提升什么知识能力就分类培训提升什么能力素质,切实做到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就服务到哪里,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能力。
2.拓宽渠道、创新方式,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的动力源泉。我们把创新培训方式作为激发干部参训的内生动力和确保教育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充分发挥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学历教育、专题培训、赴外培训等各类培训的综合作用,特别是通过“走出去”,分行业组织干部开展境外培训和到国内知名机构培训,学习前沿理论、借鉴先进经验,不仅增强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使培训效果大大增强,彻底改变了过去培训方式单一、干部被动参训、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今后,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大赴外培训力度,坚持每年选派3至5批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赴国内外发达地区和知名培训机构参加培训,进一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加快推进张掖市生态经济率先实现转型跨越。
3.分类培训、按需施教,是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重要举措。此次赴外培训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突出以干部岗位特点、工作实际设置培训专题和授课内容,坚持分类分行业实施培训,彻底改变了以往按干部级别培训的现象,领导干部服务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明显提高,真正做到缺了就能学、学了就能用,得到了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将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健全培训需求调研制度,根据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设计培训项目,满足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的需要,使班次设置由按级别设置为主向按类别设置为主转变,不搞“一刀切”,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赴外培训、校地合作,是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有效平台。实践证明,与知名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干部培训,不仅有效提高了干部能力素质,而且为加强校地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组织实施干部赴外培训项目,开辟了校地合作的新局面。张掖市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框架性合作协议和共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合作协议;复旦大学与河西学院、张掖中学在干部挂职锻炼、教师学历提升、友好学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合作,并派有关人员来张掖市考察;市委党校组织第30期中青班学员赴四川大学进行“发展文化旅游、建设宜居宜游”专题培训,临泽、高台等县区借此次培训之机,组织干部赴山东等地考察学习,扩大培训效果;四川大学旅游学院专家教授也将应邀来张掖市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整合、景区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指导,初步形成了以干部教育培训为依托,校地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格局。今后,将把开展赴外培训作为加强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渠道,紧密结合张掖市重点项目和产业发展要求,搞好需求对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文化传承、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张掖市做大做靓宜居宜游、率先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5.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是干部教育培训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我们与各培训机构共同对赴外培训各班次学员严格管理,从严要求,也是培训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此次赴外培训来看,不论是需求调研、方案制订、学员调训,还是班次设计、课程设置、学员管理,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精心组织,特别是按照中组部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九项规定,对学员的日常考勤、教学管理、作风纪律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要求,保证了培训班的顺利举办。今后,将继续坚持严密组织、从严管理原则,精心确定培训机构,精心选派参训学员,严格管理要求,切实搞好服务,继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强化结果运用,切实增强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内生动力。通过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组织和人性化服务,积极营造崇尚学习、益于学习、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新闻推荐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张掖公路分局在认真组织教育学习的同时,坚持聚焦“四风”,多渠道、多层次广泛深入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确保活动健康有序推进。一是...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