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围绕群众需求和市场两个航标,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重点,依托特色产业,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农民打开了“致富门”。
该县组织双联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群众的培训意愿,确定设施葡萄栽培与管理、双孢菇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及生物菌肥使用,小麦、油菜、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综合丰产栽培及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培训项目,做到培训内容与农户需求的有效对接。东乐乡窑湾养殖小区,是该县县委组织部的联系点,双联干部以落实农户规模养殖技能培训为抓手,联系市、县畜牧专家“传经送宝”,组织12户养殖农户投资建设规模养殖场,改善生产条件,使养殖小区的羊存栏量由300多只增加到1200多只。清泉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包乡联项专家鲁天文,每年坚持为该镇培训农业科技骨干1200多人。今年,在该镇落实粮食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整乡推进、土壤有机质提升和节水技术示范等农业科技项目8项,联系指导20多户土地流转大户落实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和特色优势作物种植技术示范,提升了全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
“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政府不仅给我们教技术,还派专家到大棚里手把手地解决难题。”在位奇镇十里堡村盛果农民创业园的葡萄大棚里,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农民张银满心欢喜地说。该县采取制定标准规范建、领导联系指导建、部门结对帮扶建、加大投入保障建、评估督查强化建的“五建”措施,坚持用身边的成功典型引导培训周边的农民群众,使每个培训基地变成群众开阔眼界、学习技能的好去处。老军乡是该县典型的贫困乡,乡上长期坚持技能培训“扶智”的扶贫措施,投入2万多元购置电脑、投影仪等培训设备,创建硖口养殖技术培训和孙庄特色种植培训两个“星级”培训示范基地,每个村每年培训骨干劳动力200多人。目前,全县建成各类培训示范基地55个,各具特色的培训基地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最称心的培训实践平台。
该县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建立培训师资服务“一卡通”制度,使培训工程的工作和服务迈上“信息高速公路”。霍城镇下西山村通过专家服务“一卡通”,邀请市、县林业专家现场培训群众,辅导修剪杏树200余亩。该村农民科技指导员梁秀芳,通过专家服务“一卡通”,联系蚕豆制种项目80亩,每亩可获纯收入1500多元。同时,该县坚持把骨干师资培训和农民科技指导员素质培训作为提升全县技能培训水平的有力抓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每年培训各类骨干师资和农民科技指导员180多人。农民科技指导员滕有福帮助本村科技示范户引进食葵丰产品种100亩,示范推广优质芹菜100亩,孜然3000亩,可为示范户每户增加收入6000元以上。农民科技指导员赵英泰,指导本村群众发展设施葡萄和双孢菇项目,先后建棚168座,为全乡发展设施农业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新闻推荐
今年,山丹县公安局始终坚持“调解小纠纷,维护大稳定”的工作思路,努力把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快速出警化干戈。6月4日,山丹县清泉镇南关村二社居民李某...
山丹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