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工作。在“农业的春天来了”的欢呼声中,山丹县农村信用联社巧手盘资金,担当起全县支农主力军的重任。支农贷款带来“及时雨”
近年来,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山丹县农业升温,农民向田里投资投劳积极性高涨,资金量需求量猛增,对信用社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该社未雨绸缪,加大资金组织力度,通过吸储、盘活、再贷款等形式,一季度计划净投放春耕贷款25000万元。至3月上旬,全社贷款余额达133712万元,较年初净增31541万元,增长30.9%;累计投放春耕备耕、生产生活等类贷款56282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燃眉之急,8万多农户从中受益。
为结构调整“供氧输血”
该社大力支持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增收。
近几年牛羊肉价格走高,农民发展养殖业积极性高,资金需求量超出了信用社承受能力。该社知难而进,通过再贷款,满足了农民资金需求。今年,投放到养殖业贷款达10900万元,养殖业已经成全县农村经济的一大亮点。位奇镇汪庄村的王永武原来种地,去年他在信用社贷款8万元养羊。如今,王永武的养殖场里已有300多只羔羊,羊出栏后,他将净赚8万多元。
像王永武一样,该县许多农民的“发家史”,就是信用社“扶持史”。位奇镇十里堡村的赵多玺近几年靠信用社贷款,流转土地,种植洋葱,开办免烧砖厂,几年时间迅速脱贫,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他说,他的成功离不开信用社支农贷款。
此外,山丹县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该社年年倾力支持,使之越做越大。金融服务送到家挎包银行、电话贷款、上门送贷、定时约贷……一系列金融服务举措让农民群众们惊赞:“信用社想得越来越周到了!”今春,忙于春耕的山丹农民切实感受到了该社作风建设带来的扑面新风。
该社统筹安排各项工作,集中时间、人力,对上门贷款的农户及时予以答复和办理,不让他们多跑路、白跑腿。对申请小额信贷的农户,只要贷款额度在授信核定限额内,在手续齐全,条件符合前提下,内外勤人员做到随到随办。对申请大额联保、保证贷款的农户,只要借款用途项目真实,符合信贷政策和制度,均及时进行调查发放。与此同时,做好贷前调查和服务,客户经理主动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全面掌握春耕生产资金需求。同时简化贷款手续,随到随办,确保农户生产生活所需资金及时投放。扎实开展农户信用评星定级工作,共评定农户信用等级41978户,授信总额达133209万元,占全县总农户的90.74%。在做大、做实、做活农户小额信贷基础上,合理把握贷款额度,通过农户担保、联户担保,保证担保等方式,重点支持“三农”工作发展,受到了农户广泛称赞。
新闻推荐
山丹讯(记者安维龙)山丹县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整治煤矿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稳定有序。 该县督促煤矿企业扎实开展内部自查,从硬件设施、规章制度、生产系统、人员培训等方面...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