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珍闫晶
冬日的一天,山丹县陈户乡岸头村村口传来的阵阵鞭炮声吸引村民前来一看究竟。原来,村里又有人买了私家小轿车,这在村里虽不是什么奇闻,却也是一大喜事。“咱农村最大的变化就是家家都有了自来水,接通了宽带网,开上了小汽车,如今,这日子过的不比城里人差。”乡亲们齐聚在村口一边为车主放炮庆贺,一边大侃家乡的巨大变化。
该村村民陈正彪对一旁面露惊奇的大学生村官说:“你们这些城里娃吃惊个啥呢,咱农村现在不比城里差,我们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洋房,屋里的家用电器不比城里人家少,私家车虽说不上家家都有,但也是大多数……”
“是啊!新农村建设不仅改变了我们农村的面貌,而且让我们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如今,家里经济宽裕,买辆小轿车以后进城办事也方便。”车主王长琳也走过来跟大家谈了起来。王长琳说,他平日里外出打工能挣5万元,妻子在自家小洋楼下面开的小卖店的收入,不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一年下来还能赚1万多元。这种有房有车、衣食无忧的生活是他在二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有些村民不想外出务工,就留在村里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设施农业、进行规模养殖来发家致富。”正说着,村口缓缓驶来了一辆黑色小轿车。王长琳指着这两小轿车说:“这是家住位奇镇位奇村的周秉虎的车,他在镇上开了一家饭馆,还经营着2辆装载机,一年下来能赚八九万。”
采访中,记者从村民们的谈话里,深切感受到党的惠农强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返程途中,记者与交警队队长蒲登鸿说到县上小型汽车的发展时,蒲登鸿感慨万千:“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居民购买家庭轿车已经不是新鲜事,且日益升温。仅今年前11个月,在本县办理牌照的小轿车、面包车已达780多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在老城区街道上堵车现象时有发生,社会的发展真是太快了。”
新闻推荐
山丹信用联社系列报道之六 向管理要效益 ——山丹信用联社推行精细化管理纪实
——山丹信用联社推行精细化管理纪实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