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云马岳荣
“宋老师他们这些扶贫干部精准帮扶,每次来都像亲戚一样对我,咱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甘州区安阳乡贺家城村四社村民贺正成戴了多年“穷帽子”,在大家的共同帮扶下,今年一家人不仅脱了贫,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
老贺口中的宋老师是甘州区教育局干部宋宗明,2018年,贺正成一家成为宋宗明的对口帮扶对象,从此,宋宗明和老贺就真成了“亲戚”。
贺正成今年50多岁,年轻时的他并不算穷,在农村摸爬滚打多年,上世纪90年代,兴起农民进城务工,农闲时节的老贺也到城里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年光打工一项收入七八千元,日子也还算过得去。没成想,2015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一场大病,仅手术费花了6万多元。老贺把积蓄全部拿出来,勉强渡过难关。同年,儿子和女儿也相继考上了大学,每年的开销达3万多元,贫穷的帽子从此扣到了老贺的头上。
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家老小全靠40亩地的收入维持生计,日子紧巴巴的,老贺终日眉头紧锁。
2018年和2019年两年,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每年给投放1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有了这笔资金,老贺用它买了两头母牛,今年,老贺的能繁母牛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买了3头小牛犊,收入近2万元。
老贺还准备扩大羊的养殖规模,可他的老伴儿着急了:“养羊不好说,万一赔了钱,那可咋办?”
“国家一心为咱,能把你带到沟里?”老贺坚持己见,扩大养只的饲养量,专心养羊。
谁知今年养羊特别能挣钱,目前,老贺的羊存栏量达近90只。“今年行情好,一年就卖了80只小羊羔,每只最少500元。”面对记者,老贺长出一口气:“心里石头落了地,我就盯上养殖这个产业,做个3到5年,我就不相信发不了家,致不了富。”
日前,对于祁连山脚下的小村庄来说,早已地黄叶枯,收获的季节已过。抱起自己喜爱的小羊羔,老贺算了笔账:自己种的40亩地,一半种小杂粮,一半种青贮玉米,今年地的收入可达2万元;自己养牛养羊收入最少可达6万元;儿子在外地打工,月工资2700元,今年收入2.4万元。粗略算下来,全家年收入过了10万元。
谈笑间,老贺的脸上露出了满意自信地笑容。
新闻推荐
张掖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举行“奋进新时代欢度小康年”2020年年会暨庆元旦联谊会
本报讯(记者祁晓蓓)12月26日,张掖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举行“奋进新时代欢度小康年”2020年年会暨庆元旦联谊会,六县区文联、市属...
张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张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