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徐焘
临泽县是传统的灌耕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51.7万亩,每年产生的各类农作物秸秆总量在80万吨。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肥料化“四化”利用技术,不断提高秸秆处理能力,促进耕地质量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8年,全县完成秸秆综合利用66.24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7.5%。
秸秆“质变”肥料化
当种植户们正为地里的玉米秸秆无法处理而一筹莫展时,临泽县百惠沃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能把玉米秸秆转化成有机肥,再回到农田。
据临泽县百惠沃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伟介绍,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主要运用玉米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经过加入生物剂,生物发酵,高温灭菌,生产出颗粒有机肥。这种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达到5%以上,有机质在45%以上,均已达到了国家有机肥的标准。
“我们的菜种了两年了,土壤比较板结,尤其是种二茬的时候,土特别硬。我们今年购了15吨有机肥,就想把土壤改良一下,这样对蔬菜的品质方面都有所提高。”临泽县金硕园农牧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涛一边播撒有机肥一边说道。
临泽县金硕园农牧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流转新华村土地700亩种植高原夏菜。经过3年种植,土壤出现板结,蔬菜产量不高。在看重有机肥具有抗病、抗重茬、抗盐碱和免耕松土、保花保果的特点后,今年,合作社负责人李涛果断订购了15吨有机肥,改善土壤现状。
秸秆“压缩”燃料化
在张掖天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院内,粉碎后的秸秆在一种特制的机器里被压制固化成型后,变为一种新型燃料。据企业负责人讲,公司生产生物质燃料,每年利用秸秆7000吨。
“农户家的秸秆没有办法处理,房前屋后的垃圾柴草也比较多,影响当地的生活环境。所以我就建了这个加工厂将废旧资源变废为宝。”张掖天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希银说道。
2018年,曹希银看准国家加强生态保护机遇,投资500多万元,先后购进生物制燃料和饲草压块、颗粒加工生产线各1条,利用陈年柴草和农作物秸秆,加工生产牛羊饲草料和生物质燃料。
“一个是减少了我们农村秸秆和柴草的量,主要通过收集废弃的秸秆和柴草,变废为宝,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在环保方面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对大气污染防治有一定的作用。”蓼泉镇副镇长张保彪说起使用心得。
秸秆“转身”饲料化
走进倪家营镇汪家墩村富进养殖场,不见柴草乱堆乱放的现象,农作物秸秆饲料全部通过青贮氨化、打捆包膜等技术实现了加工利用。
富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权告诉我们,养殖场每年需要几千吨青贮饲料来喂养牲畜,过去购买和搬运玉米秸秆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如今,使用玉米等秸秆机械化收获、包膜青贮等技术,大幅度降低了青贮成本,改善了饲料适口性,提高了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转化利用率。
据了解,至2018年,临泽县累计建成青贮窖11927座98.72万立方米,建成泽牧、三禾、新天源、新异等秸秆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31个,以秸秆青黄贮为主的饲料化利用达64.8万吨。
秸秆“变身”基料化
秸秆基料化利用,也是秸秆转化的一种方式。在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利用秸秆作为食用菌基料生产双孢菇,消化秸秆。
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永港告诉记者,秸秆中含有氮元素和纤维素,用它和动物的粪便以及废弃的东西,把它综合利用起来进行生物发酵,然后生产出适合食用菌生长的有机质,进行蘑菇栽培。
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双孢菇的食用菌企业。每年公司收储的秸秆经发酵处理后用于栽培双孢菇,产生的基质再销售给周边的有机肥加工厂,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目前,公司年产双孢菇1万多吨,消耗秸秆2万多吨。
如今,临泽县已形成秸秆回收、加工、再利用,一系列低成本、高效益的“绿色产业链条”,使得昔日让人劳心费力的秸秆变成了今日增加农民收入的“香饽饽”,实现了废物综合利用与农民增收的“双赢”。2018年,全县完成秸秆综合利用66.24万吨,其中:以秸秆青黄贮为主的饲料化利用64.8万吨,以食用菌菇为主的基料化0.05万吨,以秸秆生物质燃块为主的燃料化1.39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7.5%。
新闻推荐
①②③近年来,各地把乡村振兴同特色产业发展、新型业态培育紧密结合,积极引进新品种,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图①为临泽县鸭暖镇...
临泽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泽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