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张掖 今日山丹 今日民乐 今日临泽 今日高台 今日肃南
地方网 > 甘肃 > 张掖市 > 今日高台 > 正文

胭脂堡人治沙记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9-04-16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许大凯

高台县黑泉镇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这里的人们对于“风沙肆虐”这四个字有着切身体会,要说体会最深的,要数该镇的胭脂堡村。

胭脂堡全村仅有148户548人,整个村庄沿着天合公路两侧布局,出了农户后院走上几十米便已身处巴丹吉林沙漠。今年94岁的村民秦学升告诉笔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常是“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刮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家家户户要用簸箕、洗盆清理落在院子里的黄沙。

因为深受其害,所以胭脂堡人很早就意识到必须治沙造林,保护环境。

1981年,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实施,胭脂堡人也开始了治沙造林的漫漫征程。那时候,村民雷成宏年仅22岁,他在屋后亲手栽下了一排白杨树。现如今38年过去了,雷成宏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汉,屋后的白杨树历经风沙的磨砺,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守护着胭脂堡人的家园。

在沙漠中植树,水是命根子。为此,胭脂堡村村民开挖土渠,引水灌溉,遇到地势较高的沙丘,水过不去,只能靠男女老少手提肩挑。遇上大风,土渠就被风沙填满了,还要组织村民挖沙,疏通渠道。“种活一棵树不容易啊,我们胭脂堡人没少出力气!”回忆起昔日治沙造林的点点滴滴,雷成宏不无感慨地说。

通过治沙造林,村民们发现,落在院子里的黄沙逐年减少,再也不用组织干部群众清扫被黄沙覆盖的天合公路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村民们颇感欣慰。由此,不论是树木的种类还是造林的规模都逐年增加。

最初,村民们栽植的树种主要是杨树、红柳和沙枣树,栽植方法主要是插条。后来,高台县治沙站不仅为村民提供梭梭、花棒等苗木,而且还带来了实用技术。技术人员让村民先用麦草设置方格沙障,然后在沙障里面栽植树苗,并总结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此外,梭梭嫁接肉苁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年复一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现如今,一个乔、灌、草结合的荒漠绿洲在胭脂堡滩延伸开来。经测算,这一绿色屏障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38年间,胭脂堡人累计栽植防风林带超过3500亩,昔日移动的沙魔,现如今已被牢牢地固定住了。“风沙现在把我们的粮食打不掉了,把房子埋不掉了,把渠道填不掉了!”雷成宏这样感慨治沙造林的好处。

诚如雷成宏所说,正是因为有了防风林带的捍卫,胭脂堡村才得以驶上发展的快车道。现如今,胭脂堡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露地辣椒、制种西瓜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730亩,家家户户养殖胭脂鸡,全村累计养殖超过5000只,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98元,全村走上了一条种养结合的致富路子。

“这些年来,村子的环境面貌逐渐改善,村民的经济条件逐渐宽裕、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但胭脂堡人治沙造林、保护环境的初心一直不曾改变!”胭脂堡村党支部书记杨开文说。

新闻推荐

黑泉镇党性实践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高台讯(记者许大凯)近日,高台县黑泉镇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来到高台县廉政教育馆、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和红西路军纪念馆,缅怀革...

高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机声隆隆忙春耕2019-03-26 07:00
评论:(胭脂堡人治沙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