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淑云
相邻土地之间边界纠纷少了,浇水矛盾少了,基础设施占地争议少了,耕地不再撂荒了。村民进城打工有收入,土地流转有收入,村民的心定了,村里和谐了……看着这一系列变化,高台县合黎镇七坝村党支部书记尹新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这个村支书好当了。
“村民们都有把地整成一块的想法,但谁也不好意思提出来。”尹新说,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时,全县耕地被划分为三六九等。包产到户那年,为了公平起见,村里也根据土壤优劣、距离远近将地分为三个等次,每家都占点好地,也分点劣地,倒也其乐融融。但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这种分配格局成了耕作和农业发展的“瓶颈”。
“机械作业难开展,田间管理不便利,费时耗力,成本高效益还低,很多人不愿意租种和代耕零碎土地。”尹新说,去年年底,借着全县开展“土地连片整合”的东风,村上开始了耕地细碎化整理,以农户现有承包地地块为准,全部逐一测量面积,用抓阄方式为农户进行土地再分配。
不到两个月时间,七坝村的4200多亩耕地就全部分配完毕,以往零散经营的土地全部集中到了一起,为农业耕作带来了许多便利。“施化肥、浇水、打药都快的多了,以前我浇水得六七个小时,现在两三个小时就浇完了。”村民刘庭会的9亩耕地以前分散在四个地方,经营起来费时费力,今年年初重新分配以后,他家的地终于连在了一起,让老刘兴奋不已。
和老刘一样高兴的还有该县其他24个村的村民。今年,高台县土地细碎化整理涉及5个镇,整合耕地面积达3万多亩。该县农技中心主任李龙算了笔账:土地连片整合后,农户在灌溉、施肥、喷药、翻地等田间管理方面每亩每年可节省劳动工日4个以上、节约用水100方左右、节约机械费用50元左右,每亩每年共降低生产成本500元左右;减少田埂、水渠、生产道路占地,增加耕地面积3%-5%。节省的时间,农户还可以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整合后土地相对集中,能够实现连片开发。”李龙说,土地连片整合,除了成本方面的喜人变化外,更重要的是,助推了土地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种田能手集中,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增添后劲。据统计,至目前该县认定备案的家庭农场累计达385家,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总数达655家,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了10多万亩,每年输转劳动力达3万余人次,大部分农民过上了“土地流转有租金、充分就业有薪金”的生活。
巷道镇东联村作为该县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村,在2012年率先完成土地连片整合后,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重新调整发包给大户开展连片种植,农业种植效益明显提升。村上还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金土地、农机、苗木、四通惠农信息化4个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村规模化种植、特色化服务全覆盖。去年村上又依托金土地合作社,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全村2780亩土地全部参股,分三期进行经济林栽植,逐步发展林下养殖、蔬菜花卉种植、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独具特色的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让全村群众实现了坐地收租拿分红的梦想,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闯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联模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静文夏日的高台,水草丰茂,雁鸟成群。傍晚,大湖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吸引众多游客观光。良好...
高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