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坪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热潮。
张掖甘州区万亩高原夏菜科技示范园区发展良好,“高原夏菜”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泾川县白家村成为甘肃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今日大坪村梯田层层,禾苗叠翠。
高台县合黎山猪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们一起探讨发展规划,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当地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静宁苹果先后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平凉泾河川区国家级设施蔬菜产业园核心区占地1000亩,主要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
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台县群众开始发展小规模养殖业。
“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甘肃,曾经“苦瘠甲天下”,改革开放40年来,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迈出了粮食生产由基本平衡到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跨越。
40年前,甘肃省农民收入单一。1978年,甘肃农民纯收入中十之有七来源于集体统一经营收入,仅二成左右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曾几何时,定西的花儿唱着:“今晚夕天边红朵朵云,明天贵客来哩,盼天盼地盼着哩,旱田地里着雨哩”。那时,全省农业先天条件落后,温饱,是农民最大的追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东方春潮激荡了西北大地。1978年至1989年,随着包产到户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入推进,甘肃省农民收入平均以两位数高速增长。到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举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393.05元。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翻开1995年12月2日的《甘肃日报》,《在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映入眼帘。文中,钱学森提出:“什么是沙产业?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而且是大农业生产。可以说是又一项‘尖端技术\’!”钱老当年提出的“沙产业”也就是如今在茫茫戈壁中兴起的戈壁农业。
“沙海抢绿,戈壁淘金”。发展戈壁农业,无疑是当地农民硬着头皮也要趟出的一条路。甘肃省有1亿多亩戈壁,目前,在茫茫沙海中已建成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的戈壁农业设施6.36万亩。至2016年,全省共有各类设施农业126万余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58万余亩。而这并不是终点。2017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河西地区沙漠戈壁将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将河西走廊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亚、西亚、中东欧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
农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定西安定区大坪村,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马铃薯、畜草、蔬菜、劳务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如今的大坪村,梯田叠翠,农家小院整洁宽敞,成为甘肃扶贫的典范,发展的榜样。
正是这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与豪情,激励陇原儿女实干苦干。看今朝,“喜看稻菽千重浪”。现在,甘肃的牛羊肉、马铃薯、苹果、中药材、玉米制种、苜蓿草等多个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累计超过1600个。
百舸争流千帆竞。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甘肃不断激发农村新功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甘肃将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碧水青山的阳坝村、民俗特色浓郁的天堂村、“陇上江南”的白家村……走在陇原大地,既可望“千畦细浪舞晴空”,又可见“清溪流过碧山头”。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1800多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其中有246个村被列为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
春华秋实。这40年,是甘肃省农业实现跨越性发展的40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再出发,在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郁婕盛学卿崔银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许大凯6月初,记者来到高台县八坝滩,看到昔日飞沙走石的茫茫戈壁已被改造成为绿意盎然的戈壁农业先行区,一排排高标...
高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